墨客小说网 > 镜像大千 > 第235章 燕云形势

第235章 燕云形势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兵败了,没有攻破居庸关?”

    居庸关之战的消息传回燕京,梁山泊众将并未如何,辽国被俘将士,却是振奋不已。

    自从金国起兵以来,辽国和金国战斗时,可谓屡战屡败,没有丝毫胜机。不但被金国多次以少胜多,甚至在守关时都会遭遇地震。这种景象,让辽国将士都觉得国运已衰,遇到金兵之时,几乎毫无战意。

    如今,得知梁山泊守住了居庸关,金兵在居庸关下撞得头破血流,一时难以进来。许多被梁山泊俘虏的辽国将士,开始转变心态:

    “本以为梁山泊不过是宋国兵马一部,打下燕京之后,就会奉命退军。”

    “但是从梁山泊占据燕京、修整关隘来看,他们分明是想割据这里自立,自成一方藩镇。”

    “如果真被他们站稳脚跟,收服此地人心,梁山泊相比先前仅仅占据南京道的大辽,还要更强一些。”

    “来日时局转变,未尝没有成事之机!”

    深知金兵之强、宋兵之弱,这些辽国将士在知道梁山泊兵马能够抵挡金兵后,都认为梁山泊将来的前程,绝非燕京一地。

    尤其是那些抛弃天祚帝、另行拥立皇帝的辽国大臣,更是从梁山泊身上,看到了成事之机。

    这其中,以在白沟之战中打败宋兵、却在燕京之战中被梁山泊俘虏的耶律大石,感受最为深刻:

    “我用几万士兵就能打败十五万宋兵,梁山泊十万兵马,却把二十万辽兵击败。”

    “以此来算,梁山泊如今的二十万兵马,至少能相当于六十万宋兵,宋国倾力来攻,也打不破燕京。”

    “如今,他们又挡住了金兵,梁山泊割据之势,已经显而易见。”

    “来日天下之争,他们有没有机会呢?”

    仔细思索这个可能,耶律大石发现,梁山泊如今的形势,远比他们辽国,更有成事之机:

    “南京道在我们治下,只有和金国争夺其它几道一途。”

    “但是在梁山泊治下,却能南下宋国,争夺河北等地。”

    “以梁山泊的兵力,河北等地的宋军,不可能挡住他们。”

    “可以说,梁山泊只要能守住北线、抵挡金兵进犯,就能从容攻占宋国,以大宋财富人丁为己用,来日和金国争霸。”

    “即使遇到最险恶的局面,被宋国和金国夹攻,梁山泊也能抵挡两国,在这里割据自立!”

    对宋国兵马毫不担心,耶律大石在知道梁山泊兵马能够抵挡金兵后,认为梁山泊即使遇到最险恶的局面,也能割据自立。

    这样一个势力,比先前他们抛弃天祚帝后建立的北辽,还有成事可能。相比残存的天祚帝,更加值得投靠:

    “别说如今被梁山泊关押,就是逃回辽国,天祚帝也不会放过我们!”

    “而且以天祚帝的能力,面对金国之时,几乎毫无胜算。否则我们又何必另立新主,抛弃天祚帝呢?”

    “相比辽国、宋国,梁山泊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它成事的机会,却远大于两国。”

    “来日天下之争,当是梁山泊和金国争霸!”

    抛去表面浮华,耶律大石认真分析后,发现将来有夺取天下可能的,只有梁山泊和金国。辽国、宋国虽大,却已不足为虑。

    他们这些曾经抛弃天祚帝、如今又被梁山泊俘虏的辽国将士,完全能投靠梁山泊,为建立新朝出力。

    有了这个念头,耶律大石逐渐放弃了找机会逃跑、重回辽国的想法,开始思索自己若投靠梁山泊,能不能找到位置:

    “梁山泊兵力虽强,但是文武大臣,却还远远不足。”

    “我是进士出身,在辽国为林牙,相当于宋国的翰林。而且曾领兵数万,击败十五万宋军。”

    “以梁山泊和宋国的关系,我若投靠过去,为他们防守南线和攻略宋国可谓再合适不过。”

    “现在投靠梁山泊,是最恰当的时机!”

    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耶律大石在想清楚这些后,很快就决定投靠梁山泊。乘着梁山泊立足未稳时,获得有利地位。

    朱武得知此事,心中喜不自胜。作为从后世而来的人,他比当世任何人,都知道耶律大石的能力。历史上此人在燕京兵败、被金国俘虏后,找机会逃回辽国,在天祚帝猜忌之下,率领一支兵马远走西域。在西域建立西辽,成为开国之主。契丹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代称,也是他的功劳。

    可以说,这是一位文武双全、有能力打天下的雄主。梁山泊有他加入,夺取天下的可能,都会增加几分。

    早已镜像此人,又一直关注着他的动向,朱武在得知耶律大石有心投靠后,立刻前往关押他的地点,亲自招揽此人。

    刚刚转变心态,就遇到朱武招揽,耶律大石心中,对梁山泊成事的可能,又确信了几分。有这样礼贤下士的首领,梁山泊未来的发展,绝不止燕京一地。

    所以,在朱武问计之时,耶律大石毫不犹豫说道:

    “当今天下之争,看似是宋辽金三国,其实除了金国,辽国和宋国没有丝毫机会。”

    “梁山泊占据燕京,看似处于险地,其实却北守金国,能够从容攻宋。”

    “只要纳宋国财富人丁为己用,梁山泊夺取天下的机会,远胜宋辽两国。”

    “来日天下之争,当在梁山泊和金国。”

    对此极为赞赏,朱武向耶律大石道:

    “那么先生以为,梁山泊占据燕京后,下一步如何行事?”

    “实不相瞒先生,梁山泊如今除了占据燕京外,在山东也占据有东平府等地。是否要南下河北,连接两个地方?”

    没料到梁山泊在山东也有地盘,耶律大石欣喜地同时,却向朱武说道:

    “不可!”

    “如今还不是夺取河北、和宋国翻脸之时。”

    “金国、宋国结盟,一旦梁山泊南下,宋国必请求金国南下攻打燕京。到时梁山泊就和辽国一样,受到两方夹击。”

    “必须等两国翻脸,再南下攻打宋国!”

    说着,耶律大石还道:

    “梁山泊如今是宋国兵马,金国却不顾居庸关被梁山泊攻占,仍旧出兵攻打。说明金国那里,已有背盟之意!”

    “将军可以将此事告知宋国,让宋国朝廷和金国交涉。如此两国之间,必然会有龃龉。”

    “等到两国盟约破裂,将军可和金国,一同南下攻宋!”

    万万没想到这一点,朱武惊讶地道:

    “和金国一起南下攻宋?”

    “此话从何说起?”

    耶律大石说道:

    “将军占据燕京的时间还短,金国一时之间,或许还不知将军有自立之意。”

    “但是时日迁延,将军割据燕京的做法,却必为金国所知。”

    “金国南下攻宋,必会邀请将军!”

    朱武闻言不解,询问道:

    “为何会邀请我攻宋,而不是先取燕京,再去攻打宋国?”

    耶律大石大笑,道:

    “宋国之弱,将军和我尽知。”

    “但是金国那里,会有人确信此事吗?”

    “以宋国和辽国对峙百年的实力,金国攻宋之时,一定极为慎重。”

    “难道他们会放着将军这样的人不去利用,反而去帮宋国,先把将军消灭吗?”

    “到时候他们必先招降将军,让将军出兵南下,一同攻打宋国。”

    “将军自然可虚与委蛇,乘他们南下之时,夺取河北等地!”

    说着,耶律大石见朱武仍有犹疑之色,又向朱武说道:

    “兵法之道,避实击虚。”

    “将军守好关隘,展示强硬兵力。金国纵然有心攻取燕京,又怎会有机会?”

    “反而宋国那边,一定破绽多多。金国南下之时,一定会先取宋!”

    “所以说将军占据燕京看似有受两国夹击之危,其实却可借两国之势,乘机壮大自己。”

    “以将军在山东的经营,必然能够在金国之前,夺取河北等地。”

    “到时候自然可攻取东京,先于金国取宋!”

    “以将军宋国人的身份,只要让宋国皇帝禅让,宋国其余地方,定然臣服将军。”

    “到时候将军自然能统领大军,驱逐入侵金兵,以中原财富人丁,抗衡金国兵力!”

    听到耶律大石的想法,朱武欣喜莫名。虽然他早就有夺取天下的想法,但是直到今日,才真正看到夺取天下的途径。只要时局按耶律大石所说演变,梁山泊夺取天下,就不是一句空谈。

    至于如何让时局按照自己设想转变,朱武和耶律大石作为当事人,自然要要想方设法,推动这个转变。

    “先前我已经让朝廷讨要云中,金国和朝廷之间,必然产生龃龉。”

    “可以说金国和宋国破盟这点已经确信,如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金国不取燕京,而是先去攻宋。”

    向耶律大石言说自己的做法,耶律大石在知道宋国正在依照盟约向金国索取云中后,脸色精彩至极。作为一个以实力为尊的草原人,耶律大石实在想不到,宋国竟然妄想依靠盟约,索取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宋国如此不智,金国必然不肯。”

    “有宋国对云中虎视眈眈,金国来日出兵,必然会先打宋国。”

    “到时金国取河东,将军取河北,以河东地形之崎岖、河北地形之平坦,将军必然能先于金国,夺取河北等地。”

    “此等天赐良机,可谓天予将军。来日争夺天下,将军已占先机!”

    向朱武首先贺喜,耶律大石对朱武的运势,可谓羡慕不已。相比自己等人在燕京受宋金两国夹击成为死地,朱武占据燕京后,可谓顺风顺水。如果时局按自己推想演变,来日甚至有夺取天下之机。

    这般运势,让耶律大石更加感叹,梁山泊夺取天下,实有天时地利。

    “天时已有,地利也在,梁山泊夺取天下,所缺的就是人和了!”

    “将军虽然在宋国江湖中有人望,麾下将领士卒,也都信服将军。但是对夺取天下来说,将军的名望却远远不够。”

    “如今用严刑峻法统治的燕京,也称不上稳固。”

    “以臣之见,将军可以用选拔文吏为名,在燕京开科取士。以选拔武将为名,在燕京开设武举。”

    “如此士人归心,燕京内外之人,必然服从将军。”

    “将军在天下的名望,也会与日俱进!”

    向朱武提出这个建议,耶律大石认为朱武应开科取士,提升名望实力。

    深感人才匮乏,朱武在耶律大石提出这个建议后,立刻同意下来。这些日子占据燕京以来,朱武已经深深感觉到,人才匮乏之患。虽然他这些年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这些人离独当一面,却还差了很远。以至于现在连各地的知县都配不齐,只能以军法行事,使用严刑峻法统治。

    耶律大石的这个建议,正好能招揽人才,真正安稳人心。

    “先生是进士出身,又是前辽大臣。”

    “恳请先生为主考官,为梁山泊选拔文吏。”

    向耶律大石躬身一礼,朱武向他说道。

    耶律大石见朱武如此礼遇,当即答应下来。又请朱武将前辽大臣赦免,招降文武官吏。

    这些人已经被清理一遍,留下的大多是有用之人。朱武在听到耶律大石提议后,如何能不允许。当即和耶律大石一起,前去招降他们。

    眼见耶律大石这样出身宗室的大臣都投靠了朱武,这些前辽大臣,态度同样转变。在朱武招降许诺后,纷纷投靠过来。朱武得到这些人帮助后,总算将燕京城和各地的政务,正常运转起来。尤其是耶律大石的表现,更是让朱武感到人才难得,不愧是历史上建立西辽的名人。

    欣喜之下,朱武还将耶律得华、天寿公主等辽国宗室赦免,让耶律大石更加归心。

    同时,朱武还正式颁布命令,在明年春天选拔文武官吏。燕京内外的汉人和契丹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同样日渐归心。梁山泊在燕京的统治,逐渐稳固下来。

    就在这种情况下,朱武开始巡视各地,视察燕京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