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宋江返乡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恰逢新年,又有新头领上山,梁山泊很是热闹了几日,连摆数日宴席。无论头领士卒,都对梁山泊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见到这个情景,朱武很是欣慰。只是他同样察觉到,从青州回来的士卒,和梁山泊大寨士卒之间,产生一些不谐。其中原因所在,便是军衔土地:
“自从立寨以来,梁山泊大寨士卒已经两次提升了军衔。尤其是几个月前,还给三级以上士卒分了田。”
“青州那边的士卒什么都没有得到,难怪他们不满!”
察觉到这一点后,朱武果断以青州之战后需要赏赐为名,让晁盖、吴用等人商议给青州士卒提升军衔,同时把梁山泊有意在青州开展土地改革、建设合作社透露出去,安抚士卒心思。
这样一来,青州回来的士卒,很快平息了不满。甚至还期待着军衔得到提升后,同样能够分田。
“平时只想着梁山泊大寨和独龙冈,对青州等地的关注少了些。没想到不过一年,就出了这等漏子。”
“梁山泊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这件事情中,朱武认识到无论自己的能力有多高,都不能一个人面面俱到。必须将梁山泊的体制进一步完善,让山上的头领更好地辅佐自己。
这么想着,朱武便开始思索新上山的头领的职司,让他们为梁山泊出力:
“吕方、郭盛二人还好安排,以他们两人的武艺,统领神机营马军已经足够了。可以把穆弘外放出去,组建水军陆战队。”
“以穆弘水战、步战、马战皆精的本领,他在这个位置上,最能发挥能力。”
将穆弘放在身边半年,朱武对他的能力已经完全了解。知道他虽然在武艺上只是勉强达到一流,却罕见的水战、步战、马战皆精。这样的人用来组建水军陆战队,可谓最是恰当:
“对现在的梁山泊来说,水军至关重要,关系山寨存亡。”
“但是在未来梁山泊壮大后,只要没有被逼到南方,水军在三军中就是最不重要的一军。”
“由穆弘组建水军陆战队,可以让李俊、阮小二等水军头领看到转型的出路。免得以后梁山泊向外发展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对水军向来很重视,朱武却又认为他们是未来最不重要的一军。以金国的兵力构成来说,水军根本就找不到像样的敌人,唯有发展陆战队,让他们上岸战斗:
“金国在赢得护步达岗之战后,很快就会占据辽东半岛。”
“如果梁山泊的水军未来能跨海远征,或许能发挥更大作用!”
从对穆弘的安排中想到了这些,朱武决定在青州的情况稳定下来后,让李俊、阮小二等人带领部分水军出海锻炼。摸索在海上远航的能力,同时捕捞海鱼,减轻粮食压力。
甚至,如果能通过海路打通和辽国的关系,朱武不介意多花些钱,从辽国买到马匹:
“想和金国战斗,马军不可或缺。可以说梁山泊的三军中,马军是最重要的一军。”
“所有精兵强将,都优先分配马军!”
“这次从青州带回来不少马匹,梁山泊前段时间也收购了一些,组建一个营的马军,已经绰绰有余。”
“秦明、黄信可用来组建马军第三营。他二人的能力,适合带领马军。”
对马军极为重视,朱武认为这是未来和金兵战斗中最重要的一军。凡是能带马军的山寨头领,朱武都优先把他们安排在马军,以备未来战斗。
不过,考虑到缺马的现状,朱武还需要发展步军,弥补马军不足。而步军中能威胁马军的,莫过于弓兵、弩兵。唯有这两个兵种,才能给来去如风的骑兵,造成一定压力:
“神臂弩的制造方法我已从东京工匠那里学到了,但是想大规模制造,还需要数年准备。”
“而且以梁山泊潮湿的环境来说,使用神臂弩这样的复合弓弩容易受潮出问题。反而是简单的长弓,更加适合一些。”
“后世英国因为潮湿多雨的气候,发展出英格兰长弓。梁山泊现在的环境,适合这种弓箭。”
以梁山泊目前的环境,朱武觉得长弓这种简单易得、又能在潮湿气候下能够发挥作用的兵器,最适合大规模装备。
虽然相比于弩来说,长弓手的训练时间更长,但是合作社兵农合一的体制,却为很适合组织长弓手训练。
唯一的缺点就是,朱武现在还找不到英格兰长弓所需的紫衫木,制造出的长弓,可能会差一些:
“紫衫木在东方主要分布在云南、缅甸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大理和蒲甘。”
“以梁山泊和它们的距离,想得到足够的紫衫木,几乎没有可能。”
“只有用其它材料,才能制造出足够的长弓!”
对这点有些遗憾,朱武却并不担心没有合适的材料制造长弓。宋朝以弩着称,最注重弩的发展,但是在宋朝之前的唐朝,长弓却很常见。《唐六典》记载:“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四种弓箭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步兵用的长弓。这种长弓用桑木、柘木制造,结构上甚至比英格兰长弓更合理。即使材料上有所不如,也未尝不能达到英格兰长弓的威力:
“长弓制造简单,能在潮湿气候中使用,但是训练弓手所需的时间长,必须有良好的体制培养,适合能维持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使用。”
“如果在未来大规模扩军,还是要发展弩兵!”
作为由弓发展来的武器,弩相比弓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能操作,即使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故而在需要大规模扩军时,弩是不二之选,尤其是无法大规模发展火器的情况下,弩的地位就更凸显:
“宋朝以后,火器尤其是火铳的装备,使弩在军队中失去了地位。”
“但是这个世界的火器无法大规模发展,弩的地位可能要长久维持下去。”
“虽然现在的梁山泊不合适发展弩兵,未来走出水泊后,弩兵却必然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同,火铳装备之后,并没有淘汰弓箭。反而是由弓发展出的弩,率先被火铳淘汰。早期的火铳和弩一样训练简单、装填缓慢,在装备体系中的地位和弩极为重叠。故而在展现出比弩威力更大、训练更简单等优点后,弩的地位很快被火铳所取代。到了明清时期,军队中已经没有像样的弩。以至于宋朝的弩,成为中国弩的巅峰。
反而是弓,因为射速快等优点,顽强地挺到清朝后期,才被能连发的步枪彻底淘汰。甚至在这中间,清朝还利用弓箭的优势,在对抗明朝制造不善、威力不足的火铳时,仍旧不落下风:
“清弓是中国古代弓箭的巅峰,面对早期火铳仍旧不落下风。这种弓对于中国的环境来说,应该是最适用的。”
“未来有条件,还是要使用清弓,作为主力弓箭。”
清弓力大箭重,适合职业军士使用。如果能运用好,能发挥出极大的杀伤力。清军多次将明军打败,清弓在装备上的优势,可谓一大原因。
而且,对如今的朱武来说,清弓最大的优点是,它是由金国女真人这一脉的弓箭发展而来的,用这种后世发展到成熟的弓箭,对抗金国此时刚发展的弓箭,必然处处占优。
所以,朱武已决定用自己在后世看到的清弓资料,结合此时金国女真人用的弓箭,发展出一种优于金国弓箭、甚至能造成克制的梁山弓,作为梁山泊士卒走出水泊后,使用的主力弓箭:
“有花荣这位神箭手在,想来能结合他的见识,摸索出合适的弓箭和训练方法。”
“让梁山泊在弓弩方面,不弱宋辽金等国!”
定下对花荣的使用,朱武决定让他先去训练处当副处长,负责训练弓兵弩兵。
将这些人都安排好了之后,朱武又想到了宋江,思索着如何安排他:
“以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望来说,我在梁山泊不但要重用他,而且要把他作为标杆,用他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奔。”
“所以宋江不但要座次高,职司也不能轻,而且要能在江湖上造成影响,用他来吸引更多的人。”
有了这个认识,朱武再想到宋江以前做的是刑名方面的押司官,在青州审判他人时也驾轻就熟,已决定让他执掌梁山泊法律事务,发挥他的能力:
“梁山泊如今有军务院、政务院,但是法律上面,还没有专门部门。”
“最好要成立法律机构,对两院造成牵制。”
这么一想,朱武很快就想到了三法司。只是以梁山泊的现状来说,分成三个机构还有些不足,朱武打算先成立都察院,负责法律和监察事务:
“梁山泊现有人员大多都是军人,平常由军法处审判也就够了,可以让军法处代行刑部和大理寺职责。”
“唯有都察院的纠劾百司、辩明冤枉职责,需要专门机构。”
“可以让宋江负责都察院,负责监察事务。还可以让他在附近辨明冤枉,为周围百姓伸冤。”
“这样既能够宣扬梁山泊替天行道,让世人都知道我重用宋江。还让他无法对梁山泊军政事务造成多大影响,难以威胁到我的地位。”
“等他以后对我更忠心后,再负责更重要的事务!”
做出这个决定,朱武对梁山泊新上山的头领,已经有了安排。正当他打算召集众人将职司分配下去时,宋江却突然找到他,说要回乡一趟:
“小可父亲自蒙救护上山,在此甚是安乐。只是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如今骤然离乡,心里还有些放不下。”
“如今逢此佳节,老父甚思家乡,嘱托我一定要回家一趟,拜祭家中祖先!”
向朱武说了这个理由,朱武眉头皱起,感觉有些不对。宋江父亲思乡他是知道的,但是要说他因此让宋江冒着危险返乡,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或许有其他秘密,让宋江不得不回乡:
“到底是什么秘密,让宋江不得不回乡呢?”
“难道天书的事情,如今仍要发生?”
宋江在原书中得到天书的事情,就是在上山回乡后发生的。如今宋江突然在上山后提出回乡,让朱武不得不怀疑这一点。
只是,面对宋江回乡祭祖的恳求,朱武却难以阻止。想到自己在罗真人那里听到的事情,朱武道:
“如今兄弟在青州做的事情已经传到济州了,若要返回家乡,需做万全准备!”
“不如再等两日,点起山寨人马,能够有个照应。”
宋江却不愿等,当日坚持要行。朱武苦劝不住,只得答应了这件事。不过他却以梁山泊前段时间制定的回乡制度为名,派了神行太保戴宗和宋江一起回乡。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尽快回来。
宋江刚刚上山,自然不敢随便违反梁山泊的制度,又想到有戴宗的甲马在,发生意外时确实容易逃脱。没有坚持要一个人回乡,而是和戴宗一起下山。
不过,朱武虽安排了戴宗同行,对此事却仍旧有些不放心。回到寨中之后,朱武立刻找来公孙胜,和他商议这件事,是否会有蹊跷。
公孙胜对宋江突然返乡的事情同样有些奇怪,听到朱武所说后,顿时觉得这件事恐怕还有隐情。想到罗真人曾说的龙虎山可能还不放弃、引诱地魁星的事情,公孙胜向朱武道:
“寨主若不放心,贫道愿意随行。”
“若有人加害宋头领,贫道定效死力!”
以担心宋江安全为名,要下山去盯着他。
见他如此主动,朱武很是高兴,道:
“那就劳烦道长走一遭了!”
“我让武松兄弟,和你一起同行。”
“想来以武二郎的实力,即使发生意外,也能救人出来!”
让公孙胜、武松两人,下山保护宋江。
公孙胜、武松领命,立刻带了兵器,拴上公孙胜炼制的甲马,追随宋江、戴宗,悄悄下了梁山。
朱武在他们两人走后,仍旧有些不放心,又命石秀、李逵,各带一队人马,同样下梁山泊接应。他自己则实时关注,看宋江这次下山,到底会发生什么。
恰逢新年,又有新头领上山,梁山泊很是热闹了几日,连摆数日宴席。无论头领士卒,都对梁山泊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见到这个情景,朱武很是欣慰。只是他同样察觉到,从青州回来的士卒,和梁山泊大寨士卒之间,产生一些不谐。其中原因所在,便是军衔土地:
“自从立寨以来,梁山泊大寨士卒已经两次提升了军衔。尤其是几个月前,还给三级以上士卒分了田。”
“青州那边的士卒什么都没有得到,难怪他们不满!”
察觉到这一点后,朱武果断以青州之战后需要赏赐为名,让晁盖、吴用等人商议给青州士卒提升军衔,同时把梁山泊有意在青州开展土地改革、建设合作社透露出去,安抚士卒心思。
这样一来,青州回来的士卒,很快平息了不满。甚至还期待着军衔得到提升后,同样能够分田。
“平时只想着梁山泊大寨和独龙冈,对青州等地的关注少了些。没想到不过一年,就出了这等漏子。”
“梁山泊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这件事情中,朱武认识到无论自己的能力有多高,都不能一个人面面俱到。必须将梁山泊的体制进一步完善,让山上的头领更好地辅佐自己。
这么想着,朱武便开始思索新上山的头领的职司,让他们为梁山泊出力:
“吕方、郭盛二人还好安排,以他们两人的武艺,统领神机营马军已经足够了。可以把穆弘外放出去,组建水军陆战队。”
“以穆弘水战、步战、马战皆精的本领,他在这个位置上,最能发挥能力。”
将穆弘放在身边半年,朱武对他的能力已经完全了解。知道他虽然在武艺上只是勉强达到一流,却罕见的水战、步战、马战皆精。这样的人用来组建水军陆战队,可谓最是恰当:
“对现在的梁山泊来说,水军至关重要,关系山寨存亡。”
“但是在未来梁山泊壮大后,只要没有被逼到南方,水军在三军中就是最不重要的一军。”
“由穆弘组建水军陆战队,可以让李俊、阮小二等水军头领看到转型的出路。免得以后梁山泊向外发展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对水军向来很重视,朱武却又认为他们是未来最不重要的一军。以金国的兵力构成来说,水军根本就找不到像样的敌人,唯有发展陆战队,让他们上岸战斗:
“金国在赢得护步达岗之战后,很快就会占据辽东半岛。”
“如果梁山泊的水军未来能跨海远征,或许能发挥更大作用!”
从对穆弘的安排中想到了这些,朱武决定在青州的情况稳定下来后,让李俊、阮小二等人带领部分水军出海锻炼。摸索在海上远航的能力,同时捕捞海鱼,减轻粮食压力。
甚至,如果能通过海路打通和辽国的关系,朱武不介意多花些钱,从辽国买到马匹:
“想和金国战斗,马军不可或缺。可以说梁山泊的三军中,马军是最重要的一军。”
“所有精兵强将,都优先分配马军!”
“这次从青州带回来不少马匹,梁山泊前段时间也收购了一些,组建一个营的马军,已经绰绰有余。”
“秦明、黄信可用来组建马军第三营。他二人的能力,适合带领马军。”
对马军极为重视,朱武认为这是未来和金兵战斗中最重要的一军。凡是能带马军的山寨头领,朱武都优先把他们安排在马军,以备未来战斗。
不过,考虑到缺马的现状,朱武还需要发展步军,弥补马军不足。而步军中能威胁马军的,莫过于弓兵、弩兵。唯有这两个兵种,才能给来去如风的骑兵,造成一定压力:
“神臂弩的制造方法我已从东京工匠那里学到了,但是想大规模制造,还需要数年准备。”
“而且以梁山泊潮湿的环境来说,使用神臂弩这样的复合弓弩容易受潮出问题。反而是简单的长弓,更加适合一些。”
“后世英国因为潮湿多雨的气候,发展出英格兰长弓。梁山泊现在的环境,适合这种弓箭。”
以梁山泊目前的环境,朱武觉得长弓这种简单易得、又能在潮湿气候下能够发挥作用的兵器,最适合大规模装备。
虽然相比于弩来说,长弓手的训练时间更长,但是合作社兵农合一的体制,却为很适合组织长弓手训练。
唯一的缺点就是,朱武现在还找不到英格兰长弓所需的紫衫木,制造出的长弓,可能会差一些:
“紫衫木在东方主要分布在云南、缅甸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大理和蒲甘。”
“以梁山泊和它们的距离,想得到足够的紫衫木,几乎没有可能。”
“只有用其它材料,才能制造出足够的长弓!”
对这点有些遗憾,朱武却并不担心没有合适的材料制造长弓。宋朝以弩着称,最注重弩的发展,但是在宋朝之前的唐朝,长弓却很常见。《唐六典》记载:“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四种弓箭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步兵用的长弓。这种长弓用桑木、柘木制造,结构上甚至比英格兰长弓更合理。即使材料上有所不如,也未尝不能达到英格兰长弓的威力:
“长弓制造简单,能在潮湿气候中使用,但是训练弓手所需的时间长,必须有良好的体制培养,适合能维持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使用。”
“如果在未来大规模扩军,还是要发展弩兵!”
作为由弓发展来的武器,弩相比弓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能操作,即使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故而在需要大规模扩军时,弩是不二之选,尤其是无法大规模发展火器的情况下,弩的地位就更凸显:
“宋朝以后,火器尤其是火铳的装备,使弩在军队中失去了地位。”
“但是这个世界的火器无法大规模发展,弩的地位可能要长久维持下去。”
“虽然现在的梁山泊不合适发展弩兵,未来走出水泊后,弩兵却必然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同,火铳装备之后,并没有淘汰弓箭。反而是由弓发展出的弩,率先被火铳淘汰。早期的火铳和弩一样训练简单、装填缓慢,在装备体系中的地位和弩极为重叠。故而在展现出比弩威力更大、训练更简单等优点后,弩的地位很快被火铳所取代。到了明清时期,军队中已经没有像样的弩。以至于宋朝的弩,成为中国弩的巅峰。
反而是弓,因为射速快等优点,顽强地挺到清朝后期,才被能连发的步枪彻底淘汰。甚至在这中间,清朝还利用弓箭的优势,在对抗明朝制造不善、威力不足的火铳时,仍旧不落下风:
“清弓是中国古代弓箭的巅峰,面对早期火铳仍旧不落下风。这种弓对于中国的环境来说,应该是最适用的。”
“未来有条件,还是要使用清弓,作为主力弓箭。”
清弓力大箭重,适合职业军士使用。如果能运用好,能发挥出极大的杀伤力。清军多次将明军打败,清弓在装备上的优势,可谓一大原因。
而且,对如今的朱武来说,清弓最大的优点是,它是由金国女真人这一脉的弓箭发展而来的,用这种后世发展到成熟的弓箭,对抗金国此时刚发展的弓箭,必然处处占优。
所以,朱武已决定用自己在后世看到的清弓资料,结合此时金国女真人用的弓箭,发展出一种优于金国弓箭、甚至能造成克制的梁山弓,作为梁山泊士卒走出水泊后,使用的主力弓箭:
“有花荣这位神箭手在,想来能结合他的见识,摸索出合适的弓箭和训练方法。”
“让梁山泊在弓弩方面,不弱宋辽金等国!”
定下对花荣的使用,朱武决定让他先去训练处当副处长,负责训练弓兵弩兵。
将这些人都安排好了之后,朱武又想到了宋江,思索着如何安排他:
“以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望来说,我在梁山泊不但要重用他,而且要把他作为标杆,用他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奔。”
“所以宋江不但要座次高,职司也不能轻,而且要能在江湖上造成影响,用他来吸引更多的人。”
有了这个认识,朱武再想到宋江以前做的是刑名方面的押司官,在青州审判他人时也驾轻就熟,已决定让他执掌梁山泊法律事务,发挥他的能力:
“梁山泊如今有军务院、政务院,但是法律上面,还没有专门部门。”
“最好要成立法律机构,对两院造成牵制。”
这么一想,朱武很快就想到了三法司。只是以梁山泊的现状来说,分成三个机构还有些不足,朱武打算先成立都察院,负责法律和监察事务:
“梁山泊现有人员大多都是军人,平常由军法处审判也就够了,可以让军法处代行刑部和大理寺职责。”
“唯有都察院的纠劾百司、辩明冤枉职责,需要专门机构。”
“可以让宋江负责都察院,负责监察事务。还可以让他在附近辨明冤枉,为周围百姓伸冤。”
“这样既能够宣扬梁山泊替天行道,让世人都知道我重用宋江。还让他无法对梁山泊军政事务造成多大影响,难以威胁到我的地位。”
“等他以后对我更忠心后,再负责更重要的事务!”
做出这个决定,朱武对梁山泊新上山的头领,已经有了安排。正当他打算召集众人将职司分配下去时,宋江却突然找到他,说要回乡一趟:
“小可父亲自蒙救护上山,在此甚是安乐。只是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如今骤然离乡,心里还有些放不下。”
“如今逢此佳节,老父甚思家乡,嘱托我一定要回家一趟,拜祭家中祖先!”
向朱武说了这个理由,朱武眉头皱起,感觉有些不对。宋江父亲思乡他是知道的,但是要说他因此让宋江冒着危险返乡,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或许有其他秘密,让宋江不得不回乡:
“到底是什么秘密,让宋江不得不回乡呢?”
“难道天书的事情,如今仍要发生?”
宋江在原书中得到天书的事情,就是在上山回乡后发生的。如今宋江突然在上山后提出回乡,让朱武不得不怀疑这一点。
只是,面对宋江回乡祭祖的恳求,朱武却难以阻止。想到自己在罗真人那里听到的事情,朱武道:
“如今兄弟在青州做的事情已经传到济州了,若要返回家乡,需做万全准备!”
“不如再等两日,点起山寨人马,能够有个照应。”
宋江却不愿等,当日坚持要行。朱武苦劝不住,只得答应了这件事。不过他却以梁山泊前段时间制定的回乡制度为名,派了神行太保戴宗和宋江一起回乡。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尽快回来。
宋江刚刚上山,自然不敢随便违反梁山泊的制度,又想到有戴宗的甲马在,发生意外时确实容易逃脱。没有坚持要一个人回乡,而是和戴宗一起下山。
不过,朱武虽安排了戴宗同行,对此事却仍旧有些不放心。回到寨中之后,朱武立刻找来公孙胜,和他商议这件事,是否会有蹊跷。
公孙胜对宋江突然返乡的事情同样有些奇怪,听到朱武所说后,顿时觉得这件事恐怕还有隐情。想到罗真人曾说的龙虎山可能还不放弃、引诱地魁星的事情,公孙胜向朱武道:
“寨主若不放心,贫道愿意随行。”
“若有人加害宋头领,贫道定效死力!”
以担心宋江安全为名,要下山去盯着他。
见他如此主动,朱武很是高兴,道:
“那就劳烦道长走一遭了!”
“我让武松兄弟,和你一起同行。”
“想来以武二郎的实力,即使发生意外,也能救人出来!”
让公孙胜、武松两人,下山保护宋江。
公孙胜、武松领命,立刻带了兵器,拴上公孙胜炼制的甲马,追随宋江、戴宗,悄悄下了梁山。
朱武在他们两人走后,仍旧有些不放心,又命石秀、李逵,各带一队人马,同样下梁山泊接应。他自己则实时关注,看宋江这次下山,到底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