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新顺1730 > 第八三二章 近代的门槛

第八三二章 近代的门槛

作者:望舒慕羲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说,这些新兴阶层希望给皇权当制度化的狗,是一种大顺社会结构和传统势力过强的特殊性。

    那么,在资本的共同特征上,大顺的这群人完全还在这个圈圈里。

    对外的态度非常明确。

    大顺的工业资本,对英国的商业资本,存在一定的好感,认为是可以合作的。

    但对欧洲的工业资本,是一种标准的你死我活的态度。

    而大顺的商业资本,则体现出一种商业资本在特殊情况下的极端排外性。

    既厌恶欧洲的工业资本。

    也相当厌恶欧洲的商业资本。

    道理倒也很简单,这是两边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以大顺的西洋贸易公司为例,他们讨厌的人多了。

    从丹麦东印度公司,讨厌到法国的统制经济。

    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和大顺的工业资本,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合作基础的。

    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一再向大顺示好,公司已经在议会中,极力争取减免茶税、取消棉布禁令等等一些列的政策。

    只是,因为本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圈地羊毛贵族阶级绑定太深,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资本,虽然干死本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易如反掌,但还是干不过圈地贵族集团的。

    英国东印度公司其实也挺憋屈的,他是真想好好的当买办。也花了不少钱,在国内鼓吹“加大进口东方棉布非常有利于英格兰人民”。

    但可惜那些贵族和那些开羊毛纺织厂的,就问东印度公司,我们这些爵爷、这些乡绅、这些工场主,是不是英格兰人民?

    你一个连印度都没有的东印度公司,也配代表英格兰人民?

    故而,大顺的工业资产阶级觉得,其实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代表英格兰人民。

    但问题是他们说话不好使,没用。

    至于大顺的西洋贸易公司,那可就真的是帝国主义的马前卒了。

    对英国的羊毛轻工业,深恶痛绝。

    同时也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深恶痛绝。

    如果没有英国东印度公司,那将是多美的一件事?

    卖茶叶、卖丝绸、卖瓷器,都是自己公司垄断,那还不是美滋滋?

    这和当年大顺下南洋的时候,还不一样。

    当初下南洋的时候,是荷兰自己的商业资本,消灭了其本国的工业资本,所以大顺下场之后,顺利无比地完成了收场。

    攻下荷兰占据的南洋,为中荷“友谊”扫清了全部障碍。

    现在可就不同了。

    真要打起来,那就是大顺资产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决战。

    没得妥协。

    也根本不可能走下南洋的路子。

    东印度公司得死。

    英国的纺织业也得死。

    完全没有妥协的空间。

    这和大顺之前在西北打仗,就完全不同了。

    之前大顺在西北打仗,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确实是为了更省钱、战略上江南地区也能长久得利。

    但江南地区的商人阶层对此可是毫无兴趣的,资本不要说对百年大计缺乏兴趣,甚至可能对十年大计都没啥性质。

    当然结果也在这摆着,大顺对西北用兵,把已经在江南竞争失败的陕西资本集团养活了,人家借着当初大顺西北用兵发的财,如今在西南西北“跑马圈地”,又是搞井盐、又是搞当铺,忙的不亦乐乎。

    可江南资本得到什么好处了?可以说,抛开国家安全、防御侵略等重要意义外,江南资本毫无好处。

    如今刘钰开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敲边鼓了,这些人对战争的支持态度,胜过西北用兵百倍千倍不止。

    对资本来说,以南洋为例:

    投入巨资建设,让南洋人人富裕,从而扩大市场,也是一条路。

    但资本肯定是没兴趣的。

    莫说南洋了,让国内的百姓人人富裕,扩大内需,扩充市场,完善循环,他们都没兴趣,更别说南洋了。

    所以,对这些资本而言,那些没有人的土地,一文不值。哪怕是大洋洲那样的土地,现在白给这些资本,他们也不想要,纯粹赔钱货。

    那些文明落后地区,一文不值。

    他们喜欢的,是有千百年积累、有农业手工业基础、手里还有钱的富庶地区。

    这样,他们的东西才能卖出去,才能赚到钱。

    总而言之,建设,你们来;赚钱,我们上。

    现在的情况,此时的现实,就是美洲金银矿导致的物价革命,大顺这边是传播终点,故而导致了两倍到三倍的物价差。

    也就是说,不要说大顺的手工业水平,现在还是世界领先。

    就算不领先,而是在平均水平线上,依旧对欧洲有着毁灭般的冲击力。也就是休谟所说的,除非欧洲加大和亚洲的贸易,让中国的人均白银存量达到欧洲水平,否则根本不存在“公平”的自由贸易的可能。

    但,为了践行自由贸易理念,放开本国关税,让欧洲白银再往中国流走30亿两,以毁灭本国工业的代价去拥抱自由贸易,是否可行?

    故而,即将到来的战争,会远比历史上的七年战争惨烈太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是注定的了。

    欧洲的三大矛盾,一点没解决。

    又加上了不可调和的大顺资本集团,与英国工业商业圈地贵族三大势力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现在谁代表英国?

    老百姓现在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

    英国的工业资本集团、商业资本集团,加上贵族势力,其实就是英国的全部统治阶级,也就是整个的英国。

    大顺的皇权、军功贵族、军官团、与新兴阶层的诡异融合,使得大顺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和英国统治阶级的矛盾已然不和调和。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大顺的统治阶级,和他们没关系,他们还没有被卷入世界市场,也没有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全程看戏就行。

    所以,看似是大顺和英国的“国战”。

    实际上,是江苏省拉着关东、南洋、登州府、武夷山、景德镇,在和英国开战。

    剩下的,在看戏,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倒不是假话,而是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管输赢,都没关系。

    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两岸的百姓,中产,会看报纸,关心战争的局势,这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收入。

    河南的百姓,即便是稳定的自耕农,也不会感受到战争的存在,不管战胜还是战败,十年之内,都不会对哪怕那里的粮价产生一丁点的影响。

    可能,家里的孩子手贱,拿着竹竿把屋檐下的燕子窝给捅了,都比这场战争重要。

    而这场战争的模式本身,对大顺而言,又必然是有限的投送力量、少量的精锐常备军、投送规模五千人为极限、海战四处袭扰为主的战争模式。

    这也就意味着,这场战争,大顺能够展示出强悍的动员力量。

    因为,对战争有意义的动员主力,就围在刘钰身边,加上外围的,也就二三百号人。

    也就是整个大顺新兴资产阶级的二三百个家族。

    相比于之前的战争模式,根本不存在动员、或者说压根不可能整合国家力量进行动员的情况。

    全然不同。

    这一次战争,大顺亦算是迈入了“近代国家”的门槛。

    刘钰是借着自己即将离开江苏,以一种仿佛“安排后事”的机会,来进行战争前的动员。

    这样既不突兀,也不会叫人感到意外,或者直接影响到投资波动。

    因为平日里他就在不断地讲阶级利益,试图让大顺的资产阶级明白,他们的利益所在。

    而且,这一次从盐政改革废运河改革开始的江苏改革,他也是坚定地站在了大资本家的这一边。

    对内残酷镇压。

    对外巧取豪夺。

    创造破产农民。

    制造廉价劳动力。

    鼓吹遥远殖民区的“债务契约长工”合理。

    坚决打击士大夫“米贱伤农”的正义诉求。

    做的多,说的也多,平日就不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时候面对这些应该被动员的力量,说一些听起来极具侵略性的“后事安排”,竟是出奇的和谐。

    他引诱着这些人说出了各自的诉求,当然,对国内的事,他们也不敢提。

    而这些人的诉求,总结起来,大致就是:

    取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馆和贸易权。

    占据印度。

    毁灭印度的棉纺织业,由印度提供棉花。

    加大对欧洲和北美的走私。

    打开欧洲关税。

    朝廷出海军舰队,出访波斯,签订贸易协定,挤走欧洲人。

    日本国扩大贸易,加深开埠。

    坚决打击南洋的海盗,一个不留。

    收回澳门,彻底驱赶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力量,顺便攻打莫桑比克,占据黄金产区和象牙贸易。

    和西班牙签订协定,允许在南美贸易,并且愿意支付给西班牙合适的特权贸易费。

    大体上,他们的诉求,和对这些诉求表现出的热情、以及隐含的如果朝廷愿意这么干他们愿意出钱的心态,与大顺既定的外交和战略方针,基本一致。

    庙算的敌对目标,定的就是英国和葡萄牙。

    剩下的,无论是罗刹、法国,在大方向上也没有极大矛盾。

    即便有些不一致的地方,也都是些小矛盾。

    比如鲸海公司希望,对法国的毛皮,征收重关税,因为法国的北美毛皮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如果他们能从山西人手里,把西伯利亚毛皮抢到手,那肯定是恨不得对法国的毛皮加200%的关税的。

    类似的这种小矛盾,当然不少。但大方向上,这些需要动员、或者说动员起来有意义的人群,与大顺庙算的战略外交态势,基本一致。
灏忔妧宸э細鎸� Ctrl+D 蹇€熶繚瀛樺綋鍓嶇珷鑺傞〉闈㈣嚦娴忚鍣ㄦ敹钘忓す锛涙寜 鍥炶溅[Enter]閿� 杩斿洖绔犺妭鐩綍锛屾寜 ←閿� 鍥炲埌涓婁竴绔狅紝鎸� →閿� 杩涘叆涓嬩竴绔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