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章 粮荒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提到开府,后世人第一反应就是日本的幕府,实际上幕府最早出现在中国,早在汉朝时期,三公和大将军就有开府的资格,而且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初,在靖难之役后,开府才流于形势,成为了历史。
如今以朱怡成现在敏感的身份,重拾开府的确是个好办法,但对于开府后各官职的设置朱怡成花了不少心思,同时也找来些典籍研究了一番。
经过一番推敲,朱怡成的大都督府将设置文武各职,从具体职能划分建立起六科,这六科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以对应朝堂的六部,各科分工明确:吏科掌官吏任用、考核及调动:户科掌粮银、民政、财政;礼科掌礼仪、庆典、考试、祭祀诸事;兵科负责地方兵差渚事;工科掌水利、起盖城池、衙门、仓库等事。
各科主官称为大使,副职为副使。除去六科外,并设置军中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等武职,以对应义军中各级将领等级。除此之外,还设置左右长史、主簿、参军等幕府直属官职,以对六科和各级军职进行制约,同时也担任大都督的参谋团和秘书处工作。
这些官职的设置不仅参考了明朝时期王府的编制,更把明制锦衣亲军的军职进行照搬,同时还加入了历朝代各开府的结构,然后再糅合在一起。从目前来看,这样的设置基本已能满足需求,说起来只是换个名义罢了,但至少对外宣传上来看不像袁奇当日所做的那么引人注目。
官职设定,那接下来就是封赏各人,可惜朱怡成手中可用的人太少,军职的封赏还好些,朱怡成以大都督身份兼领指挥使一职,同时由董大山领同知,并封了另一个从杭州之战就跟随自己的老人马功成也为同知,而下的各级官职也均有人担任,虽然远不足所设置的数量,但这么一来至少已能达到整顿的目的。
廖焕之担任左长史并兼吏科大使,这个职位可不低,所谓千金买马骨,作为第一个投靠自己的文人和大清官员,朱怡成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对于廖焕之来讲,他也非常满意朱怡成对自己的任命,这足以证明他如今在义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蒋瑾被封为参军,并兼领工科副使,在正使空缺的情况下,蒋瑾也异常高兴地接受了任命。王樊为户科副使,至于其他几科的大使暂时空缺,朱怡成同诸人商议后仅仅任命了几个各科属官,先行把各科运行起来,至于后续等有合适人选后再行任命。
任命下达后,得到封赏的各人心中均是大喜,同时也表示在宁波的义军真正摆脱了“反贼”的帽子,从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向正规军开始转变。同样,这次的封赏也令义军内部加强了凝聚力,使得义军士气大振,更有利于义军将来的发展。
既然开府,就要有开府后的规矩,之前随心所欲已一去不复返,今后的议事包括一些命令的发布都有了规章。作为左长史的廖焕之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自己新的角色,把整个大都督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倒是让朱怡成轻松了不少。
办完开府的事,朱怡成一方面要对开府后的各科工作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对于手下的义军的整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除去这些外,还有四海商行和水师的工作,再加上火器研发和其他种种要事,忙忙碌碌几日,朱怡成这才稍稍放松,这一日听完廖焕之等人向自己的汇报后,朱怡成提了一些建议,让各人按他的意思尽快去办。
“西边的情况现在如何?”朱怡成交代完各科工作要求后,喝了口茶问道。
情报工作基本还是由董大山直接负责,董大山当即回答道:“回大都督,祝建才部接连吃了几个败仗,其势已不如月前。清军步步紧逼,祝建才抵抗不住已带手下人马往西南而去,看样子是想同袁奇部汇合。”
“袁奇部怎么样?”朱怡成又问道。
“袁奇自夺了清军军粮后实力扩充迅猛,而且已占了三县之地,不过据说其部有继续西进的预兆,从这点来看袁奇是不想和江南清军直接抗衡。”
微微点头,看来袁奇这老小子是吃一堑长一智,相比之前稳重的多。虽说他借势死灰复燃,可毕竟时间太短,而且大阿哥集合清廷江南的精锐,硬碰硬肯定要吃大亏。
袁奇的盘算很清楚,那就是把祝建才顶在前头吸引清军火力,而他在后面积累实力避开清军锋芒。不过祝建才也不是傻瓜,董大山不是说了么,祝建才吃了几个败仗后已经开始带兵朝袁奇部靠拢,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抱团取暖,只不过不知道袁奇肯不肯接纳祝建才了。
“还有一事。”见朱怡成沉思不语,董大山开口道。
“何事?”
“杭州那边传来消息,近期有些不太平。”
“杭州传来的消息?不太平?具体指什么?”朱怡成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董大山回道:“之前杭州大战后,袁奇的义军崩溃,战败的义军被清廷俘虏大批,再加上不少裹挟的民众和当地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这些人之后被清廷进行就近安置。大都督您也知道,自我军在桐庐截获清廷军粮和袁奇设伏断了清军江南大军粮道后,清军的粮草一直紧张,为保证前线供应清军在江南各地不断征粮,而如今江南粮荒已越演越烈,尤其是那些安置的流民和义军俘虏更是得不到清廷的粮食救济,这一来就闹出事来了。”
紧接着,董大山把所知道的消息一一道来,据说杭州周围已接连发生好几起民变,最大的一起居然有近千人,如不是当地官员严防死守,及时派兵的话,恐怕早就闹出大乱子。
可就算这样,在没有充足的粮食情况下,江南各地还在继续征粮,这简直已不给那些老百姓活路走,如果不出意外,大变就在眼前。
“大都督,这是好事啊!”廖焕之眉飞色舞道:“清狗无道,失其民心,一旦民变沸腾压无可压之时,整个江南……不!可以说整个南方各省就将峰火四起,到时候大都督坐镇东南,振臂一呼,何愁大事不成?”
“是极是极!”蒋瑾同样也兴高采烈:“大都督眼光卓远,布局深长,如今江南粮荒,但我宁波一地却囤积粮草如山,四海商行更在抓紧从各地朝宁波运粮,等到年末打通南洋航线,我宁波粮食更无后顾之忧,这全是大都督的深谋远虑啊!”
提到开府,后世人第一反应就是日本的幕府,实际上幕府最早出现在中国,早在汉朝时期,三公和大将军就有开府的资格,而且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初,在靖难之役后,开府才流于形势,成为了历史。
如今以朱怡成现在敏感的身份,重拾开府的确是个好办法,但对于开府后各官职的设置朱怡成花了不少心思,同时也找来些典籍研究了一番。
经过一番推敲,朱怡成的大都督府将设置文武各职,从具体职能划分建立起六科,这六科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以对应朝堂的六部,各科分工明确:吏科掌官吏任用、考核及调动:户科掌粮银、民政、财政;礼科掌礼仪、庆典、考试、祭祀诸事;兵科负责地方兵差渚事;工科掌水利、起盖城池、衙门、仓库等事。
各科主官称为大使,副职为副使。除去六科外,并设置军中指挥使、同知、佥事、镇抚、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等武职,以对应义军中各级将领等级。除此之外,还设置左右长史、主簿、参军等幕府直属官职,以对六科和各级军职进行制约,同时也担任大都督的参谋团和秘书处工作。
这些官职的设置不仅参考了明朝时期王府的编制,更把明制锦衣亲军的军职进行照搬,同时还加入了历朝代各开府的结构,然后再糅合在一起。从目前来看,这样的设置基本已能满足需求,说起来只是换个名义罢了,但至少对外宣传上来看不像袁奇当日所做的那么引人注目。
官职设定,那接下来就是封赏各人,可惜朱怡成手中可用的人太少,军职的封赏还好些,朱怡成以大都督身份兼领指挥使一职,同时由董大山领同知,并封了另一个从杭州之战就跟随自己的老人马功成也为同知,而下的各级官职也均有人担任,虽然远不足所设置的数量,但这么一来至少已能达到整顿的目的。
廖焕之担任左长史并兼吏科大使,这个职位可不低,所谓千金买马骨,作为第一个投靠自己的文人和大清官员,朱怡成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对于廖焕之来讲,他也非常满意朱怡成对自己的任命,这足以证明他如今在义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蒋瑾被封为参军,并兼领工科副使,在正使空缺的情况下,蒋瑾也异常高兴地接受了任命。王樊为户科副使,至于其他几科的大使暂时空缺,朱怡成同诸人商议后仅仅任命了几个各科属官,先行把各科运行起来,至于后续等有合适人选后再行任命。
任命下达后,得到封赏的各人心中均是大喜,同时也表示在宁波的义军真正摆脱了“反贼”的帽子,从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向正规军开始转变。同样,这次的封赏也令义军内部加强了凝聚力,使得义军士气大振,更有利于义军将来的发展。
既然开府,就要有开府后的规矩,之前随心所欲已一去不复返,今后的议事包括一些命令的发布都有了规章。作为左长史的廖焕之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自己新的角色,把整个大都督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倒是让朱怡成轻松了不少。
办完开府的事,朱怡成一方面要对开府后的各科工作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对于手下的义军的整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除去这些外,还有四海商行和水师的工作,再加上火器研发和其他种种要事,忙忙碌碌几日,朱怡成这才稍稍放松,这一日听完廖焕之等人向自己的汇报后,朱怡成提了一些建议,让各人按他的意思尽快去办。
“西边的情况现在如何?”朱怡成交代完各科工作要求后,喝了口茶问道。
情报工作基本还是由董大山直接负责,董大山当即回答道:“回大都督,祝建才部接连吃了几个败仗,其势已不如月前。清军步步紧逼,祝建才抵抗不住已带手下人马往西南而去,看样子是想同袁奇部汇合。”
“袁奇部怎么样?”朱怡成又问道。
“袁奇自夺了清军军粮后实力扩充迅猛,而且已占了三县之地,不过据说其部有继续西进的预兆,从这点来看袁奇是不想和江南清军直接抗衡。”
微微点头,看来袁奇这老小子是吃一堑长一智,相比之前稳重的多。虽说他借势死灰复燃,可毕竟时间太短,而且大阿哥集合清廷江南的精锐,硬碰硬肯定要吃大亏。
袁奇的盘算很清楚,那就是把祝建才顶在前头吸引清军火力,而他在后面积累实力避开清军锋芒。不过祝建才也不是傻瓜,董大山不是说了么,祝建才吃了几个败仗后已经开始带兵朝袁奇部靠拢,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抱团取暖,只不过不知道袁奇肯不肯接纳祝建才了。
“还有一事。”见朱怡成沉思不语,董大山开口道。
“何事?”
“杭州那边传来消息,近期有些不太平。”
“杭州传来的消息?不太平?具体指什么?”朱怡成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董大山回道:“之前杭州大战后,袁奇的义军崩溃,战败的义军被清廷俘虏大批,再加上不少裹挟的民众和当地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这些人之后被清廷进行就近安置。大都督您也知道,自我军在桐庐截获清廷军粮和袁奇设伏断了清军江南大军粮道后,清军的粮草一直紧张,为保证前线供应清军在江南各地不断征粮,而如今江南粮荒已越演越烈,尤其是那些安置的流民和义军俘虏更是得不到清廷的粮食救济,这一来就闹出事来了。”
紧接着,董大山把所知道的消息一一道来,据说杭州周围已接连发生好几起民变,最大的一起居然有近千人,如不是当地官员严防死守,及时派兵的话,恐怕早就闹出大乱子。
可就算这样,在没有充足的粮食情况下,江南各地还在继续征粮,这简直已不给那些老百姓活路走,如果不出意外,大变就在眼前。
“大都督,这是好事啊!”廖焕之眉飞色舞道:“清狗无道,失其民心,一旦民变沸腾压无可压之时,整个江南……不!可以说整个南方各省就将峰火四起,到时候大都督坐镇东南,振臂一呼,何愁大事不成?”
“是极是极!”蒋瑾同样也兴高采烈:“大都督眼光卓远,布局深长,如今江南粮荒,但我宁波一地却囤积粮草如山,四海商行更在抓紧从各地朝宁波运粮,等到年末打通南洋航线,我宁波粮食更无后顾之忧,这全是大都督的深谋远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