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安得两全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月春社节过后,关中各地陆陆续续开始了春播活动。
二月下旬,邵树德带着一群官员前往京南蓝田县进行调研。
太子已经在正月册封完毕了,这次一并带上,正好让他看看百姓生活的不易。
太子欣然从命。
他并不是不通实务之人,事实上他对农事有着远超一般勋贵子弟的认识。因为他们的老爹就喜欢摆弄实验田,太子小时候甚至还种过几年海甜菜、胡萝卜。
在金仙观外的实验田内,他还种过黑麦。
当然,以上都是体验性质,只是让他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别混得连农时、收成都不清楚,贻笑大方。
蓝田县的春播比较快,基本都已经完成了。
邵树德左看右看,颇为高兴,因为这个县是严格贯彻三茬轮作制,农牧并举的。至于原因么?嗯,自然是黄巢入长安后,在这里与南面行营的唐军打过好几回。撤退时又从这里过,大肆劫掠,拉丁入伍,把这个县给整废了。
黄巢这么一搞,蓝田县顿时人丁稀落,重新计口授田的阻力就没那么大了。与蓝田相比,长安、万年二县就不行,人均土地太少,且很多田地被搞成了经济作物种植,差异还是挺大的。
“去牛圈那边看看。”田埂之外,木栅栏围起了一个大圈,里面有十余头在吃草,邵树德伸手一指,率先走了过去。
越靠近牛圈,气味越浓重。牛圈一角,还堆放着臭气熏天的“可疑物”。
“吾儿可知此为何物?”邵树德问道。
“阿爷这可考不倒我。”邵承节笑道:“行军征战之时,儿曾宿于民家。那户百姓在清理牛圈时,便会洒上一层细土,盖住粪尿,然后将其搅匀、扫走,堆放起来,以为肥田之物。”
“果然还是要多出去走走。整日住在宫中,如何能有这般见识?”邵树德高兴地说道:“现在知道为父弄的这套农牧并举的模式,好处有多大了吧?”
“知道,父亲说过。”邵承节说道:“大宛苜蓿可从空气中弄来养分,固定在根茎上。这是凭空白得来的,地不容易瘦。”
“将来你治国时,有些基础的东西,不要轻易更改。”邵树德叮嘱道。
“阿爷春秋鼎盛……”
“说什么胡话?”邵树德笑骂道:“人固有一死,逃不掉的。阿爷不喜欢听这些假话。临死之前,再为你夯实一下根基,就心满意足了。希望这个天下,在你手里能臻于鼎盛。”
“儿定不负大人之志。”邵承节有些感动,立刻说道。
邵树德摆了摆手,拉着儿子与官员们在田间地头左看右看,时不时找人询问一下。
蓝田县的官员们紧张不已,因为圣人原本要去渭南、栎阳等地巡视的,突然之间就换了个地方,不给任何人反应时间,直奔蓝田而来。
还好,问题不大。如今开国初期,人均资源相对较多,地方上倒没什么辣眼睛的事情。邵树德看完后,发现这里一切井然有序,正常运转,甚至都不需要官府过多插手,他非常满意。
转悠了半天后,时已近午,便下令在田间就地生火做饭。
新任银鞍直左右厢都指挥使种彦友拿来了地毯,铺在水渠边的草地上。邵树德领着太子、宰相赵光逢、王溥、户部尚书杜光乂、内务府监赵植等人坐了下来。
“此为何物?”杜光乂指着几位正在切菜的军士,问道。
“杜尚书,此为司农寺培育出来的一种新菜。”站在旁边赔笑的蓝田县丞立刻答道。
巧了,这位县丞也是熟人,原昌平汤丞耶律滑哥,一年多前调到了京兆府,出任蓝田县的左贰官员,品阶也从从八品上升到了正八品下——艰难地升了一级,滑哥这官做得也是够挣扎的,一步一个脚印,愣是没跳级。
“新菜?”杜光乂有些惊讶,道:“有点像牛肚菘,但又不太像。”
邵树德瞟了一眼。冬天的时候他吃过这菜,司农寺献上来的,切成丝,与新挖出来的冬笋一起慢炖,味道不错。
他当时只顾着吃,倒没怎么注意模样,此时一看,与牛肚菘差别还是蛮大的。
所谓牛肚菘,是唐代三种菘菜之一。
菘菜最初产自南方,与后世的青菜比较像。经过漫长的自然杂交,到北魏孝文帝时,被引入北方,于洛阳周边种植。
所以说这种菜神奇呢!你不管它,它自己杂交,外貌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从南方至北方后,又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并且进一步杂交变异。
到北魏宣武帝时期,洛阳的菘菜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他们送了一船洛阳菘菜给南梁。南梁太子萧统尝到后,觉得非常好吃,专门写了两篇答谢词文送到洛阳。
随后几百年,菘继续在变异的路上狂奔,一发不可收拾。
到唐代,可能已经出现几十个品种的菘菜了,牛肚菘就是其中一种,且最受欢迎,因为它“叶最大厚,味甘”。于是百姓精心培育,大规模种植,销量非常不错。
而且,牛肚菘已经不是它那只能生活在南方的祖宗了,可以在冬天缓慢生长的芜菁的血统越来越多,以至于牛肚菘渐渐能够经历风霜严寒。
白居易曾有诗云:“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这个就牛逼了,霜居然奈何不了牛肚菘,威严尽丧!
韩愈曾亲自种菜,收获后邀人来饮酒,并写诗云:“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这种菜(牛肚菘)可以在秋末收获,然后储存起来,作为冬菜的一种。
但今天这菜又与牛肚菘不同。
邵树德仔细观察,发现从外表上来说,变异菘菜的血统十分明显,整棵菜并不结球,既不像后世的黄芽菜,更不像包菜。
“怎么培育出来的?”邵树德问道。
“陛下曾让人把菘菜、芜菁种在一起,精心选育,这便是成果了。”耶律滑哥说道:“司农寺分发了一些种子,蓝田县去年就开始种了。个头比牛肚菘大,产量也高,只要不是冬天最冷的那阵,还可以长,就是慢了一些。”
邵树德看着滑哥,突然笑了,道:“想当年你来投朕,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浑身上下没一文钱,但却把你爹的小妾拐出来了。”
周围人听了窃笑不已。
滑哥也不觉得尴尬,道:“花姑已为我生了三个孩儿。”
“不错。”邵树德说道:“朕今日不是夸你生孩子的本事。朕是觉得你有长进了,官没有白做。继续保持,县丞绝对不是你的终点。”
“谢陛下隆恩。”还没给他升官呢,耶律滑哥就喜不自胜。
众人皆笑。
邵树德让人拿来一颗菜,道:“此菜可命名为‘黄芽菜’。司农寺还得继续培育,现有的种子,可分发一部分给百姓,让更多的人一起培育。坚持下去,百姓冬日餐桌上,又将多一道鲜菜。”
“陛下心怀百姓,臣等佩服。”众人纷纷说道。
邵树德扭头看向儿子,道:“朕有今日,司农寺功不可没。这天下的事情,说穿了还是吃饭问题。朕忙活数十年,能赢那么多人的秘密,无非治军、种田两事。关西这破地方,让朕整饬出来了,提供了大笔资粮。不然的话,朱全忠这一关都过不去。吾儿在治军、用兵一道上颇有心得,以后还得更加注重农事,此为天下之本。”
“更好的种子、更多的粮食、更多的茶叶、肉奶、布匹……阿爷这辈子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关注这些事。”
“农业搞好了,才有可能发展其他的。记住,农为天下之本。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考虑农人的利益,包括用兵打仗。”
“做到这点,这个天下就不会乱。即便谈不上有多出色,但赞一声太平世道并不为过。”
“儿受教。阿爷的方略,儿一定会遵从,绝不擅改。”邵承节说道。
“这……也行吧。”邵树德叹了口气。
太子这回答,怎么说呢,让他心情很是复杂。或许是要求太高了吧,其实这样或许也不错?死板地继承自己的政策,小修小补,在太子当政这一代,应该没啥问题。至于再后面怎么做,那就要靠后人的智慧了。
“儿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见父亲神色复杂,邵承节又解释道:“国有外敌,儿领兵破之。国有动乱,儿率军平之。此皆不难。农工商诸事,儿有些心得,但多半不如大人,既如此,萧规曹随好了。”
“萧规曹随……”邵树德沉吟良久。
“大人。昔年武则天主政,虽多倒行逆施之举,但她用宋璟、姚崇为相,继承前代大政,百姓生活反倒不错。”邵承节继续说道:“大人可拣选良相,儿定然信重。如此,则国势蒸蒸日上。用兵布武之事,儿自决之,定比那武周要强。”
“你能这么说,阿爷倒可放下几分心。”邵树德笑道。
儿子说的话,他当然不会全信。
一朝天子一朝臣,岂是说着玩的?老父亲亲手选的辅政良相,即便儿子真的信任他们,其他官员呢?朝堂斗争是必然存在的,他们不会被别人联合搞下去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确实已经是最好的办法,难不成换太子?那样更危险。
罢了,罢了!
二郎能掌握军队,掌握着掀桌子的武力,就足够了,别想太多。这样的天子当政,也不可能沦为傀儡,他的意志应该还是能够执行下去的。
既要能压服数十万武夫,不让徐温、张颢之事重演,又要会耍弄权术,还要精通治国理政——世间哪能所有好事都让你占了!
“吃饭吧!”邵树德挥了挥手,道:“吃完饭,去渭桥仓看看。”
二月春社节过后,关中各地陆陆续续开始了春播活动。
二月下旬,邵树德带着一群官员前往京南蓝田县进行调研。
太子已经在正月册封完毕了,这次一并带上,正好让他看看百姓生活的不易。
太子欣然从命。
他并不是不通实务之人,事实上他对农事有着远超一般勋贵子弟的认识。因为他们的老爹就喜欢摆弄实验田,太子小时候甚至还种过几年海甜菜、胡萝卜。
在金仙观外的实验田内,他还种过黑麦。
当然,以上都是体验性质,只是让他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别混得连农时、收成都不清楚,贻笑大方。
蓝田县的春播比较快,基本都已经完成了。
邵树德左看右看,颇为高兴,因为这个县是严格贯彻三茬轮作制,农牧并举的。至于原因么?嗯,自然是黄巢入长安后,在这里与南面行营的唐军打过好几回。撤退时又从这里过,大肆劫掠,拉丁入伍,把这个县给整废了。
黄巢这么一搞,蓝田县顿时人丁稀落,重新计口授田的阻力就没那么大了。与蓝田相比,长安、万年二县就不行,人均土地太少,且很多田地被搞成了经济作物种植,差异还是挺大的。
“去牛圈那边看看。”田埂之外,木栅栏围起了一个大圈,里面有十余头在吃草,邵树德伸手一指,率先走了过去。
越靠近牛圈,气味越浓重。牛圈一角,还堆放着臭气熏天的“可疑物”。
“吾儿可知此为何物?”邵树德问道。
“阿爷这可考不倒我。”邵承节笑道:“行军征战之时,儿曾宿于民家。那户百姓在清理牛圈时,便会洒上一层细土,盖住粪尿,然后将其搅匀、扫走,堆放起来,以为肥田之物。”
“果然还是要多出去走走。整日住在宫中,如何能有这般见识?”邵树德高兴地说道:“现在知道为父弄的这套农牧并举的模式,好处有多大了吧?”
“知道,父亲说过。”邵承节说道:“大宛苜蓿可从空气中弄来养分,固定在根茎上。这是凭空白得来的,地不容易瘦。”
“将来你治国时,有些基础的东西,不要轻易更改。”邵树德叮嘱道。
“阿爷春秋鼎盛……”
“说什么胡话?”邵树德笑骂道:“人固有一死,逃不掉的。阿爷不喜欢听这些假话。临死之前,再为你夯实一下根基,就心满意足了。希望这个天下,在你手里能臻于鼎盛。”
“儿定不负大人之志。”邵承节有些感动,立刻说道。
邵树德摆了摆手,拉着儿子与官员们在田间地头左看右看,时不时找人询问一下。
蓝田县的官员们紧张不已,因为圣人原本要去渭南、栎阳等地巡视的,突然之间就换了个地方,不给任何人反应时间,直奔蓝田而来。
还好,问题不大。如今开国初期,人均资源相对较多,地方上倒没什么辣眼睛的事情。邵树德看完后,发现这里一切井然有序,正常运转,甚至都不需要官府过多插手,他非常满意。
转悠了半天后,时已近午,便下令在田间就地生火做饭。
新任银鞍直左右厢都指挥使种彦友拿来了地毯,铺在水渠边的草地上。邵树德领着太子、宰相赵光逢、王溥、户部尚书杜光乂、内务府监赵植等人坐了下来。
“此为何物?”杜光乂指着几位正在切菜的军士,问道。
“杜尚书,此为司农寺培育出来的一种新菜。”站在旁边赔笑的蓝田县丞立刻答道。
巧了,这位县丞也是熟人,原昌平汤丞耶律滑哥,一年多前调到了京兆府,出任蓝田县的左贰官员,品阶也从从八品上升到了正八品下——艰难地升了一级,滑哥这官做得也是够挣扎的,一步一个脚印,愣是没跳级。
“新菜?”杜光乂有些惊讶,道:“有点像牛肚菘,但又不太像。”
邵树德瞟了一眼。冬天的时候他吃过这菜,司农寺献上来的,切成丝,与新挖出来的冬笋一起慢炖,味道不错。
他当时只顾着吃,倒没怎么注意模样,此时一看,与牛肚菘差别还是蛮大的。
所谓牛肚菘,是唐代三种菘菜之一。
菘菜最初产自南方,与后世的青菜比较像。经过漫长的自然杂交,到北魏孝文帝时,被引入北方,于洛阳周边种植。
所以说这种菜神奇呢!你不管它,它自己杂交,外貌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从南方至北方后,又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并且进一步杂交变异。
到北魏宣武帝时期,洛阳的菘菜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他们送了一船洛阳菘菜给南梁。南梁太子萧统尝到后,觉得非常好吃,专门写了两篇答谢词文送到洛阳。
随后几百年,菘继续在变异的路上狂奔,一发不可收拾。
到唐代,可能已经出现几十个品种的菘菜了,牛肚菘就是其中一种,且最受欢迎,因为它“叶最大厚,味甘”。于是百姓精心培育,大规模种植,销量非常不错。
而且,牛肚菘已经不是它那只能生活在南方的祖宗了,可以在冬天缓慢生长的芜菁的血统越来越多,以至于牛肚菘渐渐能够经历风霜严寒。
白居易曾有诗云:“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这个就牛逼了,霜居然奈何不了牛肚菘,威严尽丧!
韩愈曾亲自种菜,收获后邀人来饮酒,并写诗云:“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这种菜(牛肚菘)可以在秋末收获,然后储存起来,作为冬菜的一种。
但今天这菜又与牛肚菘不同。
邵树德仔细观察,发现从外表上来说,变异菘菜的血统十分明显,整棵菜并不结球,既不像后世的黄芽菜,更不像包菜。
“怎么培育出来的?”邵树德问道。
“陛下曾让人把菘菜、芜菁种在一起,精心选育,这便是成果了。”耶律滑哥说道:“司农寺分发了一些种子,蓝田县去年就开始种了。个头比牛肚菘大,产量也高,只要不是冬天最冷的那阵,还可以长,就是慢了一些。”
邵树德看着滑哥,突然笑了,道:“想当年你来投朕,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浑身上下没一文钱,但却把你爹的小妾拐出来了。”
周围人听了窃笑不已。
滑哥也不觉得尴尬,道:“花姑已为我生了三个孩儿。”
“不错。”邵树德说道:“朕今日不是夸你生孩子的本事。朕是觉得你有长进了,官没有白做。继续保持,县丞绝对不是你的终点。”
“谢陛下隆恩。”还没给他升官呢,耶律滑哥就喜不自胜。
众人皆笑。
邵树德让人拿来一颗菜,道:“此菜可命名为‘黄芽菜’。司农寺还得继续培育,现有的种子,可分发一部分给百姓,让更多的人一起培育。坚持下去,百姓冬日餐桌上,又将多一道鲜菜。”
“陛下心怀百姓,臣等佩服。”众人纷纷说道。
邵树德扭头看向儿子,道:“朕有今日,司农寺功不可没。这天下的事情,说穿了还是吃饭问题。朕忙活数十年,能赢那么多人的秘密,无非治军、种田两事。关西这破地方,让朕整饬出来了,提供了大笔资粮。不然的话,朱全忠这一关都过不去。吾儿在治军、用兵一道上颇有心得,以后还得更加注重农事,此为天下之本。”
“更好的种子、更多的粮食、更多的茶叶、肉奶、布匹……阿爷这辈子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关注这些事。”
“农业搞好了,才有可能发展其他的。记住,农为天下之本。做任何事情,都要尽量考虑农人的利益,包括用兵打仗。”
“做到这点,这个天下就不会乱。即便谈不上有多出色,但赞一声太平世道并不为过。”
“儿受教。阿爷的方略,儿一定会遵从,绝不擅改。”邵承节说道。
“这……也行吧。”邵树德叹了口气。
太子这回答,怎么说呢,让他心情很是复杂。或许是要求太高了吧,其实这样或许也不错?死板地继承自己的政策,小修小补,在太子当政这一代,应该没啥问题。至于再后面怎么做,那就要靠后人的智慧了。
“儿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见父亲神色复杂,邵承节又解释道:“国有外敌,儿领兵破之。国有动乱,儿率军平之。此皆不难。农工商诸事,儿有些心得,但多半不如大人,既如此,萧规曹随好了。”
“萧规曹随……”邵树德沉吟良久。
“大人。昔年武则天主政,虽多倒行逆施之举,但她用宋璟、姚崇为相,继承前代大政,百姓生活反倒不错。”邵承节继续说道:“大人可拣选良相,儿定然信重。如此,则国势蒸蒸日上。用兵布武之事,儿自决之,定比那武周要强。”
“你能这么说,阿爷倒可放下几分心。”邵树德笑道。
儿子说的话,他当然不会全信。
一朝天子一朝臣,岂是说着玩的?老父亲亲手选的辅政良相,即便儿子真的信任他们,其他官员呢?朝堂斗争是必然存在的,他们不会被别人联合搞下去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确实已经是最好的办法,难不成换太子?那样更危险。
罢了,罢了!
二郎能掌握军队,掌握着掀桌子的武力,就足够了,别想太多。这样的天子当政,也不可能沦为傀儡,他的意志应该还是能够执行下去的。
既要能压服数十万武夫,不让徐温、张颢之事重演,又要会耍弄权术,还要精通治国理政——世间哪能所有好事都让你占了!
“吃饭吧!”邵树德挥了挥手,道:“吃完饭,去渭桥仓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