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大明首相 > 第四章 果真惹出事来了

第四章 果真惹出事来了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永定门内有座宏大的建筑群,乃天坛也。天坛南部的圜丘,是祭天之所。这天,为筹办冬至祭天大礼,礼部尚书高拱亲赴天坛查勘,率众预演。散班后,高拱顾自大步往前走,忽听身后有人唤道:“高尚书,恭喜啦!”

    高拱扭头一看,是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

    国朝设言官,言官又分属都察院与六科。都察院有御史一百一十名,按十三行省之名分设十三道;都察院外,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为长,余为给事中,随六部事务繁简而名额有差,共计五十人。都察院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科道虽只七品,却为百官所畏。吏科都给事中与都察院河南道掌道御史分量最重,是言官领袖。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及第的南直隶淮安府人胡

    应嘉,从宜黄知县甄拔为给事中,迁都给事中。此人个子不高,不到四十岁年纪却已背驼,面庞乌青,两只小眼睛像鹰隼般犀利,是科道中搏击大臣的厉害角色,阁臣、九卿无不怵他三分,朝野以倾危之士视之。

    高拱不与科道结交,却也不怕他们;胡应嘉倒是常常有意与他接近,每每奉承他有大才,高拱颇受用。今日又听胡应嘉“恭喜”他,不知何意,笑道:“胡科长何来恭喜?”

    “此番译字生考收,至公无私,可洗数十年之弊。”胡应嘉抱拳揖道,“非高尚书,谁能做得到!”

    “喔,此事啊!”高拱露出得意的神情,“官场皆知本部堂素奉法不移,无人敢到我这里干请;且考试之日,防范严密,审对精实,是以可称圆满。”

    也难怪,二十八年未敢举办的四夷馆考收,在高拱的坚持下终于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筹备,严格照礼部题奏、皇上御批的方案推进。高拱亲自主持,每个环节都务求周密严谨,不留空子。考录后,高拱又命将名册榜示,接受告发,以免留下后患。三日前,礼部将考录名册上报,奉圣旨:“是。这世业子弟,你们既考取停当,都着送馆作养。”同时,照礼部《题补译字生疏》最后一项“补教师”的题

    请,朝廷已明令各边省督抚,多方觅求通晓缅文及佛郎机语者,充四夷馆教师。

    渤泥国朝贡事也打理停当。为避免渤泥国特使在朝见时发怨言、出怪语,高拱特命魏学曾出面与使团协商,特许下次入贡,所携开市交易的售卖物可倍于常例,以此化解了渤泥国使团的不满。就在四夷馆开考的当日,渤泥国使团高高兴兴地离京返国。

    四夷馆开考,关涉外务的事体得以一揽子梳理、解决,储备人才以备将来,这让高拱感到欣慰。是以听了胡应嘉的恭维,他也毫不谦虚,对答中充满自信。

    回到礼部衙门,高拱正快步往直房走,余光扫见走廊拐角处一个人影慌慌张张向里缩去,他并未在意。国朝官场习尚繁文缛节,不少僚友相见礼节烦琐,高拱早就看不下去了,正准备拟一道《厘士风明臣职以仰裨圣治疏》,以匡正此弊,他以为躲到墙角的人是为免除拜见礼节的麻烦,也就一笑了之。不料刚进直房,一位中年男子“忽”地闯了进来,“嗵”地跪在高拱的书案前,梗着脖子道:“下吏名顾祎,乃四夷馆教师署正!”不容高拱垂问,他语速极快地说:“此番考收译字生,人家都有子弟入选,我是教师的头儿,两个儿子参加考收,都未入选,望尚书大人开恩,腾挪一个。”或许是紧张的缘故,顾祎声调颤抖,带着哭腔。

    高拱不胜惊愕!想到适才在拐角处躲躲藏藏的那人大抵就是此人,他居然闯到尚书直房求情,且译字生名册业经圣旨批准,顾祎居然要求为他儿子腾挪一个,这让高拱大出意外。他强忍怒气道:“弥封考试,凭译写番字多寡为去取,谁能作弊?况今成命已下,谁敢腾挪?”

    顾祎并不起身,叩头道:“尚书大人若真心关照,自有法子!”

    高拱顿时火起,一拍书案,指着顾祎:“谅你爱子心切,本部堂不与你计较,你即刻退下思过!”

    顾祎“腾”地站起身,发出一声冷笑,转身就走。难得的好心情被顾祎给搅了,高拱有些恼火,但案头一摞文牍等着他处理,哪有工夫生此闲气?刚拿过一份文牍要看,魏学曾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唤了声“玄翁——”,把手里拿的一份揭帖递到高拱面前,“礼部、都察院门口都张贴着这份揭帖!”

    高拱一看,上有“切今查得考中译字生田东作等,实系冒籍,朦胧入选”等语,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攻讦四夷馆考收舞弊的署名揭帖,乃是顾祎的儿子顾彬领衔。揭帖开列冒籍者二十二人,请求礼部将这些人问革为民,补录世家弟子。

    “啪”的一声,高拱把揭帖拍在书案上:“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禀尚书——”随着一声唤,李贽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门外有一群落选考生自长安街游行至本部门口,高呼口号,声称译字生考收作弊,他们这些世业子弟受冒籍者排挤落选!”

    高拱大惊,顿感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重重扇了几个耳光,他“腾”地站起身,对魏学曾道:“你快去,把那些人给我叫来,我要当面问个明白!”又转向李贽,“拿保结来,查对一下,看看揭帖所列冒籍者,作保教师是何人!”

    魏学曾踌躇着,劝谏道:“玄翁,此事,或知会兵马司弹压驱散,或由司务厅出面抚慰劝散,似不必尚书亲自接见。”

    高拱扬手道:“不必!绕来绕去,何时了事?照我说的办!”

    魏学曾、李贽只得分头去办。不到两刻钟工夫,魏学曾领着二十几人到了直房门口,适才还底气十足大声呼叫的一群人,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你推我、我推你,裹足不敢前。

    “磨蹭什么?”高拱喊了一声,“本部堂找尔等来,是要和尔等明事论理的,不是审问尔等的,何惧之有?速速进来!”

    众人只得低头磨蹭着进来,“呼啦”一声跪倒在书案前,胆小的浑身哆嗦着,不敢抬头。

    “你叫什么?”高拱指着领头者问。

    “顾彬。”一位二十多岁的高个子男子低着头,战战兢兢答。

    “尔等声言考收作弊,有何弊?一一道来,果如尔等所称,本部堂绝不掩饰,务必严惩,还尔等一个公道!”高拱抑制着怒火道。

    顾彬等人沉默不语。

    高拱拿过揭帖,“这是尔等写的吧?那好,就拿揭帖所揭一一对质!”他命众人起身,把揭帖递给顾彬,“看好了,尔等称田东作等人冒籍,可考前开送有资格与试者到部,本部堂亲自拿着各位的保结当堂面审,当时四夷馆教师都在,有否此事?”高拱问。

    这是十几天前刚刚发生的事,顾彬等人只得点头。

    “彼时,本部堂谕曰:‘若有诈冒,是争尔世家子弟之利,即当举出,便当惩治逐出’,彼时,署正顾祎是教师之首,而你,”他指着顾彬说,“系考生之首,尔与尔父当时是如何说的?”

    顾彬缩着脖子,半天才嗫嚅道:“说、说的是……是‘情实,无有诈冒’。”

    “尔等面讦时皆云无弊,而黜落后又投递揭帖,游行呼号,是何道理?!”高拱大声质问。

    这时,李贽将保结拿到,高拱扫了一眼,指着顾彬说:“尔父保结二十四人,乃当堂亲递保状,他人且勿论,尔等揭帖所列王子春诈冒译字官王福永侄、胡良金诈冒译字官胡良佐弟、林洲诈冒译字官林密侄,此三人,正是尔父顾祎所保者。如今,尔称这三人为诈冒,是尔父受贿作弊,还是尔造言传谤?”

    顾彬大汗淋漓,忙跪地叩头不止,哽咽道:“小的知错,知错!这就四处去收回揭帖,不敢再生事端,请大人宽恕。”众人也忙跟着叩头,口称“知错。”

    “尔等退下!”高拱一扬手道。

    众人闻言,慌乱中挤作一团拥出了直房。高拱望着一群人的背影,不解地问:“这些人明知无理,何以敢如此取闹?”

    魏学曾答:“若照惯例,必是安抚,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奏请把这些闹事的落榜者补录。”

    “魏司长何以有此判断?”李贽好奇地问。郎中为各部一司之长,故俗称司长。

    魏学曾解释道:“因为主事者或通贿赂,或卖人情,自身本不干净,自然怕闹事;一旦闹事,也只好设法安抚。”

    “因自身不干净,怕闹事,所以不办事,此之故也?”李贽半是评说,半是求解。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就无后顾之忧!”高拱很是自信地说。

    “也不尽然。”魏学曾辩论说,“官场岂尽贪墨之徒?办事先想捞好处者,未必占多数。”

    “说下去。”高拱并没有因魏学曾毫不客气地反驳自己而生气,反而很有兴趣地倾听,见魏学曾停顿下来,忙催促说。

    魏学曾在梳理自己的思路,过了片刻,他伸出右手拇指,说:“一则,想干净做事,势必得罪人。”他又伸出一个指头,“二则,即使自身真的干净,一旦引发众人闹事,比贪墨还让上官反感。”

    高拱皱了皱眉,流露出焦躁情绪,对魏学曾说:“惟贯,拟道弹章来,本部堂要参顾祎。”

    魏学曾和李贽俱露吃惊状,以不解的目光望着高拱,都没有说话。

    “是不是觉得小题大做了?”高拱自问,又自答道,“非也!”

    “这……”魏学曾支吾着,“一旦参顾祎,弹章上了《邸报》,中外皆知,反而引起风言风语……”官场通常以京师为“中”,以各省、南北两直隶为“外”,中外者,即朝廷和地方之代称也。

    “就是要让中外皆知!”高拱打断魏学曾,“一则,参顾祎,请下法司提问,由法司把四夷馆考收事查清,让朝野看看,到底有没有清白之人、干净之事!再则,历来朝廷诏令,每每有违者听参之语,总是光打雷不下雨,所谓违者听参之类的话,连稻草人也不如了!要么不说,说了就要真做。本部《题补译字生疏》中是不是有违者参究的话?顾祎故悖明旨;顾彬造言兴事,陷害他人,安能不参究?还有——”高拱越说声调越高,“近年京师恶少,刁诈成风,一不遂意,辄生事端,若不痛加惩创,诚恐群起效尤,不可收拾。各衙门凡有举事,辄起烦言扰乱,谁还敢办事?政体所关岂能小视?!”高拱把右手拍在书案上,“有此三者,非参不可!”

    魏学曾低声咕哝道:“玄翁真不怕事?事情恐怕还没有完啊!”

    “还会有什么事?”李贽听到了,好奇地问。

    “谁知道呢,如今的官场,很凶险。”魏学曾语带忧虑地说,“得罪人的事,谁敢做?玄翁执意要做,就仿佛在一潭死水里投了一块大石头,恐怕不会风平浪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