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谢躬和秦子婳都认为刘秀军即将发生大乱子,而刘秀军的将士们也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一支规模浩大的粮商队伍突然来到刘秀军的大营。
这支粮商,规模得有两千人之多,其中一半是运粮的,一半是押粮的。队伍中的马车之多,站在队伍的前头,看不到队伍的末尾。每辆马车上都装着满满的粮食。
谁都没想到,在刘秀军已经断粮,眼瞅着要大难临头的时候,会突然出现这么一支规模空前的粮商。听闻探子的禀报,谢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喃喃说道:“这不可能!刘秀军的后路已经被王郎军切断,上谷、渔阳、中山、真定、信都诸郡的粮食,根本运送不过来!”
报信的探子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支运粮队,不是从北方来的!”
“什么?”
“据说是从颍川来的粮商!”
“颍川?”谢躬不自觉地张大嘴巴,一脸的震惊和茫然。颍川距离河北,虽不至于千里迢迢,但路程也不近,颍川的粮商怎么会突然来到河北卖粮?
再者说,现在河北兵荒马乱,又是王郎造反,又到处都是起义军,哪个粮商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运粮到河北贩卖?又有哪个粮商,能凑齐这么多的粮食?
谢躬一脑门子的问号,百思不得其解。
这支规模浩大的粮商,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莫名其妙的跑到河北来卖粮,而是事先接到刘秀的调令,专程来到河北,为刘秀送粮的。
运粮队的主事者,不是别人,正是何鲁。
早在刘秀率军进入颍川作战的时候,便结识了颍川当地的大粮商何鲁,而何鲁则因为受到刘秀的恩惠,心甘情愿地拜在刘秀麾下。
刘秀收下何鲁后,并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何鲁继续在颍川做粮商,刘秀则于暗中给予他极大的扶持。
当时刘秀的大哥刘縯还活着,刘秀暗中扶持何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培养一条属于自己的粮道,为将来大哥成就大业铺平道路。
结果昆阳之战结束后没多久,刘縯突然被刘玄所害,刘秀也被剥夺了兵权,先是被软禁在宛城,后来被调到洛阳做监工,他暗中扶持的何鲁,也暂时派不上用场。
但刘秀和何鲁之间一直没断过联系,他把自己在颍川和汝南缴获到的许多钱财,都偷偷运到了何鲁的手里,让他尽可能多的去收购粮食。
这次他与王郎的决战,刘秀早就预判到王郎会在巨鹿城布下重兵,己方若强攻,实难取胜,不如直接绕过巨鹿城,让王郎军在巨鹿城坚固的城防化为泡影。
可是绕过巨鹿城,己方将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会被切断。
这时候刘秀想到了何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暗中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到颍川,让何鲁把他所能囤积的粮食,统统运送到河北。
何鲁倒是听话,接到刘秀传来的命令后,立马组织人手,把这一年收购到的粮食统统聚拢到一起,集中运往河北。
单凭他自己,想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到河北,恐怕还没到地方,只是走在半路上,就得被抢个一干二净。
不过刘秀在颍川给何鲁留下不少的人脉,何鲁也正是通过刘秀留下的这些人脉,组织起上千人的壮丁,护送着运粮队,从颍川一路来到河北。
何鲁经商多年,为人十分机敏,也特别懂得生存之道。
没到河北的时候,他打的是刘玄的旗号,过了黄河,进入河北境内,他立刻改换成王郎的旗号。
在北河这里,打着王郎的旗号,的确让运粮队成功避开了许多起义军的骚扰。
其实以何鲁一行人的速度,早就该到了,只是在半路上,他又突然接到刘秀传来的消息,让他找隐蔽之地,先休息几日,然后再赶路。
何鲁不明白刘秀的意图,但刘秀有令,他必须得遵从。这也正是运粮队迟迟未到的原因所在。
世界上最大的仇恨,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是饥饿。
饥饿能让人们变得疯狂,饥饿能让人们抛弃生死,甘愿提着脑袋,揭竿而起,饥饿能让人们抛弃道德,放下廉耻,变身成野兽,不惜同类相食。
刘秀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把麾下将士们的刻骨仇恨引到谢躬以及刘玄的身上。
他采用的手段,远远称不上光明正大,但话说回来,由古至今,但能凡成大业者,又有谁能称得上是君子?
何鲁运送来的粮食,一下子解决了刘秀军最大最迫在眉睫的难题,这让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不断涌入己方大营,整个营地都为之沸腾。
人们感觉,跟着刘秀这位主公,简直像犹如神助一般,每次身陷绝境,几乎都快看不到希望了,但每次又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危机。
如果这都不算真命天子的话,那么什么才算真命天子?
其实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刘秀所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其中确实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人早就的。
就在刘秀军兴高采烈接收粮食的时候,谢躬也忍不住闻讯赶来,一探究竟。上次他来,刘秀军大营还充斥着死气沉沉的气氛,而现在,完全被欢呼雀跃所取代。
看着营中将士们脸上既兴奋又激动的笑容,这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
这时候,谢躬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恶人他已经做了,可他这个恶人做的,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他等于是白白做了一回恶人。
此时的谢躬,已隐隐觉得自己似乎被刘秀算计了。
他来到中军帐,时间不长,被龙渊请了进去。中军帐里的人可不少,刘秀以及麾下的众将都在,何鲁以及他带来的几名心腹也都在。
原本其乐融融的中军帐,随着谢躬走进来,欢声笑语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在冷眼睨着他。
谢躬暗暗苦笑,他向刘秀拱手施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武信侯。”
“谢尚书不必多礼。”刘秀乐呵呵地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下官听说,有支从颍川来的粮商,到了武信侯大营。”谢躬说话时,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何鲁等人身上。
在场的众人,他大多都认识,只有何鲁这几人眼生得很,而且他们还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
刘秀笑了笑,向何鲁摆摆手,说道:“何先生,这位是尚书令谢尚书。”说着,他又介绍何鲁道:“这位便是谢尚书想见的颍川粮商,何鲁何先生!”
谢躬转头看向何鲁,上下打量他一番,幽幽说道:“何鲁?以前从未听说颍川有何先生这么一位大粮商,不知何先生贩卖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哪弄来的?”“这和你谢尚书有关系吗?”没等何鲁说话,坐在一旁的吴汉嗤笑出声,说道:“何先生是粮商,不偷不抢,就愿意来到河北,就愿意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粮食白白赠予我军
,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么多的粮食,又哪里是一个普通粮商能囤积下来的,能囤积这么多粮食的粮商,又岂能是默默无名之辈?
此事,里里外外都透着蹊跷。谢躬对刘秀说道:“武信侯,这位何先生,行驶诡谲,其中恐怕另有隐情,我想带他回营,查问一二。”
何鲁闻言,脸色顿是一变,急忙看向刘秀。刘秀淡然一笑,慢悠悠地说道:“谢尚书有什么问题,不必问何先生,尽管问我就是。”
谢躬莫名其妙地扬起眉毛。刘秀含笑说道:“何先生一直都是我的属下。”
听闻这话,谢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他恍然大悟。
难怪颍川会突然出现何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粮商,原来他是刘秀的属下,看来,刘秀早就开始在颍川布局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谢躬微微眯了下眼睛,沉默片刻,问道:“武信侯,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笑了,向在场众人挥了下手。见状,人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身形,临走出营帐前,皆狠狠瞪了谢躬一眼。
等人们都出了中军帐,刘秀淡然说道:“谢尚书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武信侯早就通知了颍川的属下,运送粮食到河北。”谢躬一字一顿地说道。
刘秀耸耸肩,不置可否。这么简单的问题,他懒着回答。
谢躬继续说道:“既然武信侯明明已经从颍川的属下那里征调到了粮食,为何还要向下官借粮?”
刘秀笑了,乐呵呵地反问道:“谢尚书以为呢?”
“武信侯是笃定了我不会借粮。”
刘秀但笑未语。谢躬大声说道:“武信侯是一心想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哈哈!”刘秀闻言大笑,反问道:“谢尚书自己不是也想做个恶人吗?”
他反问的一句话,倒是把谢躬问了个哑口无言。他沉默许久,幽幽说道:“躬只是区区一尚书令,分量还没有重到能让武信侯专门设计陷害。”
嗯!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刘秀笑呵呵地没有接话。
谢躬继续道:“武信侯让我做这个恶人,真正的目的,不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我,而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当今!”嗯!不仅有自知之明,还很聪明!刘秀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意味深长地说道:“谢尚书是位难得的人才,我以为,谢尚书待在长安,是屈才了,不如留在河北,这里是
谢尚书可以大展才能的理想之地。”谢躬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猛然站起身形,转身向外走去。快走出营帐的时候,他又突然停下脚步,扭转回头,说道:“武信侯,只要谢躬在一天,河北,
就永远都是天子的河北,不会是其他人的河北!”说完话,他一撩帘帐,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望着来回摇晃的帘帐,刘秀勾了勾嘴角,轻轻叹息一声,喃喃嘀咕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就在谢躬和秦子婳都认为刘秀军即将发生大乱子,而刘秀军的将士们也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一支规模浩大的粮商队伍突然来到刘秀军的大营。
这支粮商,规模得有两千人之多,其中一半是运粮的,一半是押粮的。队伍中的马车之多,站在队伍的前头,看不到队伍的末尾。每辆马车上都装着满满的粮食。
谁都没想到,在刘秀军已经断粮,眼瞅着要大难临头的时候,会突然出现这么一支规模空前的粮商。听闻探子的禀报,谢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喃喃说道:“这不可能!刘秀军的后路已经被王郎军切断,上谷、渔阳、中山、真定、信都诸郡的粮食,根本运送不过来!”
报信的探子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支运粮队,不是从北方来的!”
“什么?”
“据说是从颍川来的粮商!”
“颍川?”谢躬不自觉地张大嘴巴,一脸的震惊和茫然。颍川距离河北,虽不至于千里迢迢,但路程也不近,颍川的粮商怎么会突然来到河北卖粮?
再者说,现在河北兵荒马乱,又是王郎造反,又到处都是起义军,哪个粮商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运粮到河北贩卖?又有哪个粮商,能凑齐这么多的粮食?
谢躬一脑门子的问号,百思不得其解。
这支规模浩大的粮商,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莫名其妙的跑到河北来卖粮,而是事先接到刘秀的调令,专程来到河北,为刘秀送粮的。
运粮队的主事者,不是别人,正是何鲁。
早在刘秀率军进入颍川作战的时候,便结识了颍川当地的大粮商何鲁,而何鲁则因为受到刘秀的恩惠,心甘情愿地拜在刘秀麾下。
刘秀收下何鲁后,并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何鲁继续在颍川做粮商,刘秀则于暗中给予他极大的扶持。
当时刘秀的大哥刘縯还活着,刘秀暗中扶持何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培养一条属于自己的粮道,为将来大哥成就大业铺平道路。
结果昆阳之战结束后没多久,刘縯突然被刘玄所害,刘秀也被剥夺了兵权,先是被软禁在宛城,后来被调到洛阳做监工,他暗中扶持的何鲁,也暂时派不上用场。
但刘秀和何鲁之间一直没断过联系,他把自己在颍川和汝南缴获到的许多钱财,都偷偷运到了何鲁的手里,让他尽可能多的去收购粮食。
这次他与王郎的决战,刘秀早就预判到王郎会在巨鹿城布下重兵,己方若强攻,实难取胜,不如直接绕过巨鹿城,让王郎军在巨鹿城坚固的城防化为泡影。
可是绕过巨鹿城,己方将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会被切断。
这时候刘秀想到了何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暗中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到颍川,让何鲁把他所能囤积的粮食,统统运送到河北。
何鲁倒是听话,接到刘秀传来的命令后,立马组织人手,把这一年收购到的粮食统统聚拢到一起,集中运往河北。
单凭他自己,想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到河北,恐怕还没到地方,只是走在半路上,就得被抢个一干二净。
不过刘秀在颍川给何鲁留下不少的人脉,何鲁也正是通过刘秀留下的这些人脉,组织起上千人的壮丁,护送着运粮队,从颍川一路来到河北。
何鲁经商多年,为人十分机敏,也特别懂得生存之道。
没到河北的时候,他打的是刘玄的旗号,过了黄河,进入河北境内,他立刻改换成王郎的旗号。
在北河这里,打着王郎的旗号,的确让运粮队成功避开了许多起义军的骚扰。
其实以何鲁一行人的速度,早就该到了,只是在半路上,他又突然接到刘秀传来的消息,让他找隐蔽之地,先休息几日,然后再赶路。
何鲁不明白刘秀的意图,但刘秀有令,他必须得遵从。这也正是运粮队迟迟未到的原因所在。
世界上最大的仇恨,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是饥饿。
饥饿能让人们变得疯狂,饥饿能让人们抛弃生死,甘愿提着脑袋,揭竿而起,饥饿能让人们抛弃道德,放下廉耻,变身成野兽,不惜同类相食。
刘秀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把麾下将士们的刻骨仇恨引到谢躬以及刘玄的身上。
他采用的手段,远远称不上光明正大,但话说回来,由古至今,但能凡成大业者,又有谁能称得上是君子?
何鲁运送来的粮食,一下子解决了刘秀军最大最迫在眉睫的难题,这让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不断涌入己方大营,整个营地都为之沸腾。
人们感觉,跟着刘秀这位主公,简直像犹如神助一般,每次身陷绝境,几乎都快看不到希望了,但每次又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危机。
如果这都不算真命天子的话,那么什么才算真命天子?
其实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刘秀所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其中确实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人早就的。
就在刘秀军兴高采烈接收粮食的时候,谢躬也忍不住闻讯赶来,一探究竟。上次他来,刘秀军大营还充斥着死气沉沉的气氛,而现在,完全被欢呼雀跃所取代。
看着营中将士们脸上既兴奋又激动的笑容,这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
这时候,谢躬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恶人他已经做了,可他这个恶人做的,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他等于是白白做了一回恶人。
此时的谢躬,已隐隐觉得自己似乎被刘秀算计了。
他来到中军帐,时间不长,被龙渊请了进去。中军帐里的人可不少,刘秀以及麾下的众将都在,何鲁以及他带来的几名心腹也都在。
原本其乐融融的中军帐,随着谢躬走进来,欢声笑语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在冷眼睨着他。
谢躬暗暗苦笑,他向刘秀拱手施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武信侯。”
“谢尚书不必多礼。”刘秀乐呵呵地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下官听说,有支从颍川来的粮商,到了武信侯大营。”谢躬说话时,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何鲁等人身上。
在场的众人,他大多都认识,只有何鲁这几人眼生得很,而且他们还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
刘秀笑了笑,向何鲁摆摆手,说道:“何先生,这位是尚书令谢尚书。”说着,他又介绍何鲁道:“这位便是谢尚书想见的颍川粮商,何鲁何先生!”
谢躬转头看向何鲁,上下打量他一番,幽幽说道:“何鲁?以前从未听说颍川有何先生这么一位大粮商,不知何先生贩卖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哪弄来的?”“这和你谢尚书有关系吗?”没等何鲁说话,坐在一旁的吴汉嗤笑出声,说道:“何先生是粮商,不偷不抢,就愿意来到河北,就愿意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粮食白白赠予我军
,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么多的粮食,又哪里是一个普通粮商能囤积下来的,能囤积这么多粮食的粮商,又岂能是默默无名之辈?
此事,里里外外都透着蹊跷。谢躬对刘秀说道:“武信侯,这位何先生,行驶诡谲,其中恐怕另有隐情,我想带他回营,查问一二。”
何鲁闻言,脸色顿是一变,急忙看向刘秀。刘秀淡然一笑,慢悠悠地说道:“谢尚书有什么问题,不必问何先生,尽管问我就是。”
谢躬莫名其妙地扬起眉毛。刘秀含笑说道:“何先生一直都是我的属下。”
听闻这话,谢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他恍然大悟。
难怪颍川会突然出现何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粮商,原来他是刘秀的属下,看来,刘秀早就开始在颍川布局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谢躬微微眯了下眼睛,沉默片刻,问道:“武信侯,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笑了,向在场众人挥了下手。见状,人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身形,临走出营帐前,皆狠狠瞪了谢躬一眼。
等人们都出了中军帐,刘秀淡然说道:“谢尚书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武信侯早就通知了颍川的属下,运送粮食到河北。”谢躬一字一顿地说道。
刘秀耸耸肩,不置可否。这么简单的问题,他懒着回答。
谢躬继续说道:“既然武信侯明明已经从颍川的属下那里征调到了粮食,为何还要向下官借粮?”
刘秀笑了,乐呵呵地反问道:“谢尚书以为呢?”
“武信侯是笃定了我不会借粮。”
刘秀但笑未语。谢躬大声说道:“武信侯是一心想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哈哈!”刘秀闻言大笑,反问道:“谢尚书自己不是也想做个恶人吗?”
他反问的一句话,倒是把谢躬问了个哑口无言。他沉默许久,幽幽说道:“躬只是区区一尚书令,分量还没有重到能让武信侯专门设计陷害。”
嗯!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刘秀笑呵呵地没有接话。
谢躬继续道:“武信侯让我做这个恶人,真正的目的,不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我,而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当今!”嗯!不仅有自知之明,还很聪明!刘秀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意味深长地说道:“谢尚书是位难得的人才,我以为,谢尚书待在长安,是屈才了,不如留在河北,这里是
谢尚书可以大展才能的理想之地。”谢躬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猛然站起身形,转身向外走去。快走出营帐的时候,他又突然停下脚步,扭转回头,说道:“武信侯,只要谢躬在一天,河北,
就永远都是天子的河北,不会是其他人的河北!”说完话,他一撩帘帐,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望着来回摇晃的帘帐,刘秀勾了勾嘴角,轻轻叹息一声,喃喃嘀咕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